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望云楼集帖

望云楼集帖

六卷。清谢恭铭辑。此帖收元人书二卷,明人书二卷,清人书二卷。元人为赵孟頫书《汲黯传》、《盘谷序》、《后出诗表》、《归田赋》四种。鲜于伯几、张贞居、吴仲圭、郭天锡、饶介诸家皆精。明人书为杨士奇、于谦、萧镃、李应祯、姚公绶、吴宽、陈洵、沈周、祝允明、边贡、唐寅、王阳明、陆深、文征明、莫如忠、王宠、高攀龙、杨继盛、邢侗、董其昌等皆真迹。董书尤佳,多七旬以后之作,不比寻常。清代仅梁同书一人。有嘉善谢氏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沤全集

    十卷。《外集》八卷。清李惺(?-约1863)撰。李惺,字伯子,别号西沤,四川垫江人。嘉庆丁丑进士,官翰林院检讨,迁国子监司业,调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。乞养归课后主锦江讲席二十年,后与一道士遍游山水。其人

  • 安禄山事迹

    三卷。康姚汝能撰。姚汝能曾任华阴县尉。生卒年不详。本书上卷记安禄山出生至受玄宗宠遇事,起长安三年(703),迄天宝十二载(753);中卷记天宝十三载安禄山蓄谋叛乱到从范阳举兵叛乱事;下卷记安禄山称帝被

  • 硕园诗稿

    三十卷。清王吴(1627-1679)撰。王昊字惟夏,别号硕园,琅邪(今山东胶南县)人。王世懋曾孙。弱冠即负盛名。后因奏销案废。一意读书,所撰《当恕斋偶笔》。时称博洽。康熙中召试鸿博,授内阁中书,诗与黄

  • 端虚勉一居文集

    三卷。清张成孙(约1780-?)撰。张成孙字彦惟,江苏武进人,张惠言之子。成孙通小学,工历法,篆法亦佳。著有《端虚勉一居文集》、《说文谐声谱》。《端虚勉一居文集》共三卷。卷一为说、叙、跋、书、赠序、碑

  • 诗古训补遗

    七卷。清黄朝桂撰。黄朝桂,生卒年不详,生平事迹不详,仅知其为新宁(今广东台山县境内)人。这本书是他所撰写的《诗》、《书》古训补遗中的一种。编首有光绪十九年(1893)黄氏自序,称阮文达公《诗书古训》,

  • 四书湖南讲

    九卷。明葛寅亮撰。寅亮字屺瞻,钱塘(今杭州)人,生卒年不详。万历二十九年(1601)进士。该书分测、演、商三例,凡剖析本章大义曰测,就经文语气顺演曰演,与门人问答辨难曰商。浙江馆藏明崇祯刻本九卷,包括

  • 周易考异

    二卷。清宋翔凤撰。宋翔凤字于庭。长洲人。嘉庆庚申(1800)举人,湖南知县。于经学极有研究。此书专门考证各家易注中的异文异义,大体与李富孙的《周易异文笺》相比照,并各有优劣。李书于异文搜罗详备,而宋氏

  • 道教灵验记

    十五卷。五代蜀杜光庭(详见《了证歌》)撰。古代评价人物品德,常以“善”、“恶”论之。宗教界更主张弃恶扬善、累积功德,并倡因果报应之说以达其目的。杜光庭也主弃恶扬善之说。据杜光庭自序所述,谓人为善者,天

  • 大戴礼记

    十三卷。汉戴德(生卒年不详)编。德字延君,西汉梁治(今河南商丘)人。曾任信郡王(刘嚣)太傅。与其兄戴圣同学《礼》于后苍。宣帝时曾立为博士,称“大戴”,也叫“太傅《礼》”,为当时今文礼学“大戴学”之开创

  • 汉魏名家

    不分卷。明汪士贤(生卒年不详)编。汪士贤,安徽徽州(今歙县等地)人。此编所录,自汉董仲舒迄周庾信,凡二十二集。刊于万历中,在张溥《汉魏百三名家集》之前,而与张燮七十二家互相出入。卷中又题有吕兆僖、焦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