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本事词

本事词

二卷。清叶申芗(生卒年未详)辑。叶申芗著有《闽词抄》。本编乃模仿孟棨《本事诗》的体例,专门记载有关词作的本事。上卷记唐、五代、北宋事,自白居易为吴二娘制〔长相思〕始,以僧仲殊咏投牒妇人〔踏莎行〕止。下卷记南宋、辽、金、元事,自左誉赋〔眼儿媚〕始,以燕山姣刘燕歌赋〔太常引〕止。两卷共二百零四则。材料大部分取自宋元以来的词话及杂记。引文不注出处,也不写明著者。书前有作者自序,谈到《玉台新咏》专录艳词,《乐题解题》备征故实,韩偓著《香奁集》,孟棨辑《本事诗》,“诗既应尔,词亦宜然,此本事词所由辑也。”可见其编辑主旨只在汇录有关文人的风流韵事,绝大部分记载都属于传闻附会之说,资料参考价值不高。序又谈到引文多有剪裁,作者酌情参订之处也有不少。凡此,都降低了其学术参考价值。有道光十二年(1832)天轩刊本。唐圭璋以此辑入《词话丛编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易一贯

    六卷。清吕调阳撰。吕调阳,彭县人。此书卷首为图说,除收入河图洛书等旧图之外,又收入自创的“则图画卦”、“则书定位”、“范围昼夜出入”、“分至朔望生生”诸图。卷一至卷四为上下经,卷五为系辞以下诸传。他认

  • 成均课讲学庸

    无卷数。清崔纪撰。崔纪详《成均课讲周易》条。该书为作者任国子监祭酒时所撰讲解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之书。书中大旨以为《大学》以“慎动”为宗,故其言多显;《中庸》以“主静”为宗,故所言多微。两者合一,显微无

  • 莅戎要略

    一卷。旧题明戚继光撰。书无序跋,未知著作年月。内容有“行军条教,”计十三条。“对垒号令”,计八条。“对垒教条”,一条。“守城军法”,八条。“舟师号令”,四条。“发船号令”一条。“行泊号令”,三条。“夜

  • 素问注证发微

    九卷。明马莳(生卒年不详)撰。马莳字元台或玄台,又字仲化,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曾任职太医院。善针灸,对《内经》颇有研究。著有《素问灵枢合注》、《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》等书。此书又名《黄帝内经素问注证

  • 春明稿

    十四卷。明徐学谟(1521-1593)撰。生平见《归有园稿》。徐学谟著有《春秋亿》等。是稿以学谟因事罢归后,及又擢为礼部尚书再入京都时所作编为一帙,以“春明”为之。凡文编十卷,诗编三卷,续编一卷。文编

  • 祝尚丘切韵

    一卷。唐祝尚丘撰,清顾震福辑。祝韵新旧《唐志》均未著录,《广韵》卷首附列增字诸家姓名中有“祝尚丘增加字”字样。《日本现在书目》著录祝尚丘《切韵》五卷。夏英公《古文四声韵》有所征引;《倭名类聚钞》征引二

  • 群书拾唾

    十二卷。明张九韶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九韶生平亦不详,著有《元史节要》。本书仿王应麟《小学绀珠》的体例。以数记事。分十二门,共一千一百二十五条。便于检阅。有李登序,谓其超出乎《类聚》、《通考》等书,则过

  • 小学类

    周代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,十五岁入大学。小学教授六艺,故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都称为“小学”。汉代始以“小学”为文字训诂学的专称,隋唐以后,小学类的书籍分为文字、音韵、训诂三支。也有人将金石刻文、书法书

  • 尚书马氏传

    四卷。清马国翰辑。马国翰以前,宋王应麟尝有《古文尚书马郑注》之辑本,清孙星衍又对它进行过增补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有《尚书》十一卷,马融注。《唐书·艺文志》又称“马融传十卷,书久佚。”马国翰所辑《尚书》

  • 鹤泉文钞

    二卷。清戚学标(生卒年不详。)撰。戚学标字翰芳,号鹤泉,安徽太平(今黄山)人。少年从师齐召南,称高足。乾隆四十六年(1781)进士。官河南涉县知县。因性格耿直,每与上司不合,被罢官。后改任宁波府教授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