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朱子礼纂

朱子礼纂

五卷。清李光地(1642-1718)撰。李光地字晋卿、原庵、号榕村,福建安溪人。康熙进士,由庶吉士授编修,文渊阁大学士。在官以清勤自律,任内曾举荐施琅平定台湾,为陈鹏年辨诬,赞成恢复张伯行官职,救方苞,且治河有功。晚年任文渊阁大学士时奉敕校理编辑的有《朱子大全》、《性理精义》、《周易折中》等,是康熙间颇有成就的儒学家。生平著作颇丰,除著有《朱子礼纂》外,还有《尚书解义》、《洪范说》、《孝经全注》、《古乐经》、《大学古说本》、《周易观象大指》、《中庸章段》、《中庸余论》、《论语孟子札记》、《离骚经注》、《握奇经注》、《阴符经注》、《历象本要》、《二程遗书》、《朱子语类四纂》、《韩子精言》、《古文精藻》、《榕村全集》、《四书解义》、《周易通论》、《榕村语录》。《朱子礼纂》是李光地研究朱子礼学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。李光地将散见于《朱子文集》、《朱子语类》中的朱熹理学论述分类纂集,编辑为《朱子礼纂》一书。全书分为五目:“总论”、“冠婚”、“丧”、“祭”、“杂仪”,分条编排,具有统贯。不足在于采辑有遗缺,如《朱子文集》有《答潘恭叔书》、《论编仪礼》、《礼记章句》、《答王子合书》、《论居丧家祭》,以及《周礼三德说》、《乐记动静说》、《书程子禘说后》等篇均未录。对于两篇大意相同的则删详存略。但总观全书,不失为后世学者研究朱子礼学不可缺少的参考书。版本有《榕村全集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旗军志

    一卷。清金德纯撰。金德纯,字素公,辽阳人,隶汉军正红旗。清代旗军之制,创立于清太宗征服朝鲜以后,先是设立满洲八旗,以后又扩充为蒙古汉军八旗。是书于此叙述较为简略,可与《清史稿》中《兵志》互为参证。有《

  • 缁衣集传

    四卷。明黄道周(其生平详见“月令明义”条)撰。是书为崇祯十一年(1628)黄道周官少詹事时所进《礼记》注五篇之四。《缁衣》为《礼记》篇名。黄道周将《缁衣》分为二十三章,卷一共七章:不烦第一,咸服第二,

  • 古香楼遗稿

    十卷。清沈长春(生卒年不详)撰。沈长春,清中叶人,字小如,籍归安(今浙江吴兴)。古香楼,是作者读书之所。其人乃乡邦巨儒,扬历仕途,官至州牧,郡守,按察使。诗词是其余事,然而天资高迈,下笔滔滔。《古香楼

  • 大品经义疏

    十卷。唐代释吉藏撰。吉藏生平事迹详见《华严经游意》辞条。《大品经义疏》作于隋开皇十五年(595)。卷八末载有日本人珍海题记,卷十末载有日本人佚名题记。卷一为玄义,以十门分别。一释经题,二序说经意、三明

  • 古虞文录

    二卷。《文章表录》一卷。明杨仪撰。其履贯、生卒均不详。本书采古人有关常熟的诗文著作裒为一帙。有:文一卷,自梁鸿至杨舫计三十六篇;诗一卷,自支遁至王宠计四十二首;其《文章表录》一卷,文六篇,诗三首。《表

  • 四书外注先儒考

    一卷。清汤志伊撰。汤志伊字不详,陕西咸宁县(今陕西长安)人。志伊博学能文,精于考据,对经学喜崇宋人之说,曾对《四书外注》的诸先儒,考其生平事迹,名为《四书外注先儒考》,其精博详考,不亚于当时江右的汉学

  • 东坡全集

    一百一十五卷。宋苏轼(1036-1101)撰。苏轼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眉州眉山(今四川眉山)人。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。嘉祐二年(1057)进士。除签书凤翔府判官,召直史馆。熙宁间,上书论新法不便,触怒

  • 青油史漫

    二卷。明茅元仪撰。茅元仪,明归安(今浙江湖州)人,字止生,号石民。喜谈兵事,对古今用兵方略及九边厄塞形势有研究,口述手画,了如指掌。天启初以边才荐授副将。崇祯元年(1628年),进呈《武备志》,升翰林

  • 陆密庵文集

    二十卷。《录余》二卷。《诗集》八卷。诗余四卷。清陆求可(1617-1679)撰。陆求可,字咸,号密庵,山阳(今属江苏淮安)人。顺治十二年(1655)进士,授河南裕州知州,官至刑部员外郎、布政司参议。著

  • 妮古录

    四卷。明陈继儒(详见《邵康节外纪》条)撰。此书体例仿赵希鹄《洞天清录》和周密《云烟过眼录》而作。书首自序中称:“予寡嗜,顾性独嗜法书名画,及三代秦汉彝器瑗璧之属,以为极乐国在是。然得之于目而贮之心,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