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武编

武编

十卷。明唐顺之(1507-1560)撰。唐顺之,字应德,武进(今江苏常州)人。年二十三,举嘉靖八年(1529)会试第一,改庶吉士。后视师浙江,与胡宗宪协谋讨倭寇,因功擢右佥都御史。嘉靖三十九年,卒于通州,年五十四。崇祯中,追谥“襄文”。顺之于学无所不窥,自天文、乐律、地理、兵法、弧矢、勾股、壬奇、禽乙,莫不究其原委。著述甚丰,除此编外尚有《广右战功录》一卷、《右编》四十卷、《史纂左编》一百二十四卷、《两汉解疑》二卷、《两晋解疑》一卷、《荆川稗编》一百二十卷等行于世,事具《明史》卷二百零五《本传》。是书皆论用兵指要。分前后二集,前集六卷,自将士行阵至器用火药、军需杂术无不备及。细分五十四门,体例略如《武经总要》,辑录历代兵书和其他典籍来说明问题。自孙吴、穰苴、李筌、许洞诸兵家言,及唐宋以来名臣奏议,无不采集。如《前集》卷一的《将篇》就引了“许洞曰”,“《孙子注》曰”,“李筌曰”,“《北征录》曰”,“李纲曰”等诸家之说,极为洽博。后集四卷,征述古事,自料敌抚士至坚壁摧标,共九十七门,以资后人借鉴。如卷一的《料敌篇》,征引汉高祖破黥布、前赵刘曜攻洛阳、梁侯景之乱、宋景德中曹利用平叛等七事,言而有据,令人信服。《四库提要》云:“是编虽纸上之谈,亦多由阅历而得,固未可概以书生之见目之矣。”此言诚不诬也。是书《千顷堂书目》、《明史·艺文志》俱言十二卷,坊间本也多作十二卷,独四库本作十卷,篇卷损益耶,抑非完帙耶?此书有明万历四十六年(1618)徐象枟曼山馆刻本,北京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中国科学院等多家图书馆有藏。北京图书馆藏清活字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北游漫稿

    二卷。明郑若庸撰。字号籍里见《歙蜣集》条。是辑为歙人汪良迪所辑。前有王锡爵序,称山人八十高龄时居清源数年,故集中清源之诗不一而足。是为其晚年所作。《明诗综》载郑若庸有《歙蜣集》,不及此稿。然所录诸诗具

  • 钱南园遗集

    五卷。清钱沣(约1739-1795)撰。钱沣,字东注,号南园,云南昆明人。乾隆进士,初为翰林,后考选江南道监察御史。曾诛甘肃昌赈折捐案罪首王亶望,劾诛山东巡抚国泰。平生清贫,刚直不阿。钱沣诗文向不存稿

  • 禹贡注解

    一卷。姚明辉撰。姚明辉字孟埙,上海人,清末民初学者,对于舆地之学很有研究。姚明辉认为,《禹贡》是地志之祖,后汉两晋直至明代诸史之《志》,莫不上师大禹,下仿班固。此书为姚氏之讲稿,基本上以胡渭的《禹贡锥

  • 榕村讲授

    三卷。清李光地(详见《周易观象》)编。此书分为三编,每编为一卷。上编载周、张、二程、朱子所作之文;中编收董仲舒、扬雄、王通、韩愈、邵子、胡宏所作;下编收贾谊、匡衡、刘向、谷永、刘歆、班固、诸葛亮、欧阳

  • 虎口余生记

    一卷。明末清初人边大绶撰。边大绶,字长白,河北任邱人,生卒年不详,明崇祯时曾任米脂县令。在任时曾掘李自成祖李海、父李守忠墓。崇祯末年,在山西泽州被李自成军俘获,一路西行,后乘间潜逃,匿至任邱乡里。降清

  • 惜抱轩笔记

    八卷。清姚鼐(1732-1815)撰。姚鼐字姬传,室名惜抱轩,世称惜抱轩先生,安徽省桐城县人。乾隆进士,历官刑部郎中,入四库全书馆为纂修官。后乞养南归,历主江宁、扬州等地书院达四十年。受业于刘大槐,博

  • 道德真经三解

    四卷。元邓锜(生卒年不详)撰。邓锜,元人,号玉宾子,其余事迹均不详。撰有《道德真经三解》。邓锜认为,老氏之学,以《真常》为主,道德为宾,以前各家注解常将二者混为一谈,妄生异端;而各家注疏,假借玄谈,不

  • 四书训解参证

    十二卷。补遗 四卷。续补编 四卷。清张定鋆撰。张定鋆字竹鋆,江苏常熟(今同)人。是书首有朱洊、陶贵鉴、杨希铨三序,定鋆自序及例言,刊于咸丰二年(1852),补遗刊于同治四年(1865),后有定鋆自跋,

  • 通鉴纲目三编

    即《御定通鉴纲目三编》。

  • 通俗字林辨证

    五卷。清唐埙(生卒年不详)撰。唐埙字益庵,别号苏庵居士,浙江嘉兴人。诸生,官至知府。是编前有咸丰六年(1856)临清洪毓琛序、自序以及后来付印时其侄孙景崙序。卷中首以所论音义总论、字画增省、音义相反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