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永嘉县志

永嘉县志

①二十六卷,清崔锡修,齐台南、汪沅纂。崔锡字晋三,汉军正黄旗人,拔贡,乾隆十九年任永嘉县知县。齐召南字少宗,天台县人,乾隆元年举博学宏词,官至礼部右侍郎。考永嘉县志,自元、明及清凡五修。此志为六修。此志乾隆二十六年(1761)修,三十年(1765)施廷灿刻本。全书二十六卷,分为:卷一星野、建置、疆域、附以形胜。卷二山川。卷三城池,附以营寨、隅厢、都里。卷四桥梁,附以铺舍。卷五公署。卷六学校。卷七田赋,附以屯田。卷八兵制。卷九水利,附以海塘。卷十海防。卷十一风俗。卷十二物产。卷十三祠祀。卷十四寺观。卷十五坊表。卷十六冢墓。卷十七古迹。卷十八封爵、职官。卷十九名宦。卷二十选举。卷二十一人物上中下。卷二十二仙释、列女。卷二十三经籍上下。卷二十四艺文上中下。卷二十五祥异。卷二十六杂记。此志条目悉依照新定府志例。其体例严整,摭采亦不厌浩繁,取材丰实,所记物产特详。邑县以产梅最著,有鸳鸯梅、重叶梅为鉴赏奇品;花头丰、叶重瘘,层层盛开,如小白莲。梅以外,于产砚石闻名,产于华严山水之石,以色黄而斑黑,色紫而有横纹者,为上品。②三十八卷,首一卷。清张实琳修,王棻、孙诒让纂。张实琳光绪初年永嘉县知县。王棻,黄严人。此志为光绪八年(1882)温州维新书局刻本。永嘉,山水人文之盛,甲于东南,文献既繁,篇幅斯巨。现有民国二十四年(1935)刘景晨补版本,1963年杭州古籍书店重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清石经

    (石刻本)清石经,一百八十九碑,乾隆五十六年刻石。蒋衡书写,楷体。蒋衡字湘帆,又名振生,江苏金坛人。先书写《左传》、《礼记》,历一年。至乾隆三年,十三经陆续书写完毕。扬州马曰琯为装璜成三百册,五十函。

  • 怀朱山房吉金图

    二卷。清曹载奎。曹载奎,字秋舫。以其家藏商周泰汉古器铭文及图谱,编成此帖,于道光十九年(1839)刻成。据其跋所说,摹文者为王石香,绘图者为吴运卿,刻石者为吴松泉,张叔未题额并作序。序中说,原宋代薛氏

  • 续金山志

    二卷。清释秋崖撰。释秋崖,金山江天寺住持。《金山志》卢见曾辑于百年以前,几经岁月,漫漶消磨,红羊创后,又逾四十年,秋崖时为住持,恐后代法嗣于年久事之后,无以考证之资,遂修辑此志。历时五年,于光绪二十六

  • 十国春秋

    一百一十四卷。清朝吴任臣撰。吴任臣(?-1689),字志伊,清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,精通天文、乐律。康熙己未(1679年)召试博学鸿词科试,列二等,授翰林院检讨。曾参与纂修《明史》,撰《官历志》一篇。

  • 萧韶考逸

    二卷。明吕怀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吕怀字汝德,号中石,嘉靖年间进士,累官至太仆寺少卿,有《周易卦变图传》,《历考庙议》等书。吕怀律吕之学师承于湛若水。该书则是吕怀与他的门人胡采等人问答而作。其说以黄、大、

  • 尚书辑录纂注

    六卷。元董鼎(生卒年不详)撰。鼎字季亨,别号深山,鄱阳(今江西波阳)人。宋末元初经学家。仕履及主要事迹均不详。鼎私淑黄干、董铢,黄、董皆朱熹门人,故其自序称“得朱子再传”,其学宗主朱熹。《尚书辑录纂注

  • 或庵评春秋三传

    无卷数。清王源(1648-1710)撰。王源字昆绳,号或庵,大兴(今属北京)人。早年任侠,喜谈王霸、兵略及前代典章制度,曾从魏禧学古文,认为“《左》、《史》、昌黎之外,无足重者”,后参与修《明史》,撰

  • 句曲外史集

    三卷。《补遗》三卷。《集外诗》一卷。元张雨(1277-1348)撰。雨字伯雨,一字天雨,别号贞后子。钱塘(今属浙江)人。早年弃家为道士,往来于华阳、云右间。自称句曲外史。善诗句,工书翰。为虞集、杨维贞

  • 东湖文集

    三卷。清朱璘(约1692年前后在世)撰。朱璘字青岩。江苏常熟人,生卒年皆不详。官至南阳府知府。朱璘工文。本集前两卷为杂文,第三卷是所作《通鉴辑略》的论断,止于唐末,似非完本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收入存目加

  • 说文读若考

    八卷。近代叶德辉撰。参见《说文段注校三种》。此书将《说文》“读若”之字一一录出,加以考证,以发明古字通假之奥。所谓“读若”,包括“读如”、“读与某同”,是《说文》为字注音的术语。叶氏自序称:“一字之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