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江宁县志

江宁县志

① 十卷。明王诰修,刘雨纂,管景等增修。王诰,清江人,隆庆间举人,官太仆寺丞,正德十四年知江宁县事。刘雨,字润之,江宁(今南京)人,明正德间贡生。正德皇帝南巡至应天府,索看县志,知县王诰奉命限期主修,遂委名宿刘雨主纂,刘雨即在正德初龚弘、许庭光《南京志》草稿的基础上,仅用45天编成。翌年又经王县令延管景、李桥、郑濂、徐九畴等博采群书、广延故老加以增修,于正德十四年书成。此志为江宁县志之初祖,书中资料弥足珍贵。凡封内山川、古迹、风土、人物言之綦详、取舍严谨。唯子目繁多,既有沿革表,复志建置沿革;人物有志,又著列女、方伎、仙释,更有宦绩、流寓。未洁其纲,故有未善。有明正德十四年(1519)刻本、民国二十七年(1938)铅印本、民国三十七年(1948)《南京文献》铅印本、抄本。②十卷。明周诗、石允珍修、李登等纂。周诗,字与言,明昆山人。贡生,为人倜傥,精医理。万历十八年知江宁县事。著有《内经解》、《虚岩山人集》等。石允珍,明同州(今陕西大荔一带)人,曾任江宁知县。李登,生平详见本书《上元县志》。万历二十三年,周诗以“邑志不续,深阙之”,遂聘李登重修县志。三易寒暑,于万历二十六书成。此志原缺,只存四卷,稽瑞楼藏有孤本。凡十卷。首为县境图、县治图,卷一沿革表、地理志(沿革、疆域、风俗、山川),卷二建置志(公廨、学校、书院、仓场、驿铺、镇市、衢道、津梁),卷三版籍志(坊厢、乡图)、户口志(田赋、税粮、里甲、均徭、驿传、坊厢赋役、坊厢应付、杂赋、清军、杂记附),卷四祠宇志(祠庙、寺观、第宅、冢墓),卷五古迹志(官署、城垒、坛迹、楼馆、苑囿、杂遗、碑颂),卷六官守表、宦绩传,卷七科贡表(附荐举、恩荫、封爵),卷八至十人物传。此志作者,皆为一时名手,山川则属之盛文学敏耕,人物则属之顾文庄起元,而新野李公登实总其成,故体严而事广,文简而义赅。有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冯定远集

    十一卷。清冯班(1604-1671)撰。冯班,字定远,号钝吟。常熟(今属江苏)人。为冯舒胞弟。明末诸生。冯班性格落拓不偶,每与人异。明亡后,冯舒因文字狱被害,于是更加抑郁,放荡不羁,佯狂避世,人称“二

  • 忠经

    一卷。旧本题为汉马融(79-166)撰,郑玄(详见《周易乾凿度》)注。马融,字季长扶风茂陵(今陕西省兴平县)人,东汉著名经学家、文学家。曾任校书郎、议郎、南郡太守等。他遍注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毛诗》

  • 周易爻物当名

    二卷。明黎遂球撰。遂球字美周,广东番禺人。天启七年(1627)举人,从朱由榔起兵,后守赣州,城破战死。该书只载三百八十四爻,用互变推求其象。互体变卦本为古法,而黎氏所推则多出己意,往往支离蔓衍,附会成

  • 通鉴胡注举正

    一卷。清陈景云(1669-1747)撰。景云字少章,江苏吴江人。吴江县学生,终生不仕,淹贯群籍,尤精史学。著有《读书记闻》、《纲目辨误》、《通鉴胡注正误》、《纪元考略》等。此书订正胡三省《资治通鉴音注

  • 宋四家诗

    四卷。不著编辑者名氏。所谓“四家”:一为施枢《渔隐横舟稿》,一为徐集孙《竹所吟稿》,一为林希逸《竹溪十一稿诗选》,一为敖陶《孙臞翁诗集》。不解何以取此四家,配为一集之意。殆偶得宋名贤小集之残本,编为一

  • 炉火鉴戒录

    一卷。宋俞琰(详见《周易集说》)撰。俞琰所著之书,多阐明玄学。此书专言外丹炉火之事,强调为之者未必成,而致祸者十之八九。历引古今事迹及前人议论作为鉴戒。自序称“兵后槁,不复存,姑举其略”。《四库提要》

  • 古文关键

    二卷。宋吕祖谦(1137-1181)编。吕祖谦字伯恭,世称东莱先生。尚书右丞吕好问之孙,吕大器之子。浙江金华人。生平详见《宋文鉴》条。本书取韩愈、柳宗元、欧阳修、曾巩、苏洵、苏轼、张耒之文共六十余篇,

  • 三因方

    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。

  • 易象会旨

    一卷。此书见于《四库总目》存目,由清浙江巡抚采进。旧本题曰“延伯生述”,不著名氏。前有万历三十七年(1609)熊惟学《序》,提到作者是“临川文台吴君”,也不著其名。据四库馆臣考证:熊惟学于隆庆五年(1

  • 六宜楼吟草

    一卷。清姚其慎撰。姚其慎,生卒年不详,字忆仙,江苏南汇(今上海)人,举人方正李帮黻之继妻。清代诗人。此书于民国二十六年(1937)刊入周浦《南荫堂姚氏丛刊》初编里。书后附有萧穆所作跋语。另有民国二十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