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津逮秘书

津逮秘书

无卷数。明毛晋(1599-1659)编。毛晋,字子晋,号潜在。原名凤苞,字子久,常熟(今江苏常熟)人。毛晋世居虞山东湖,家富藏书,并建汲古阁以储之。毛晋又喜传刻古书,使之得以流布天下,为历来私家刻书最多者。并著有《毛诗陆疏广要》、《隐湖题跋》、《苏米志林》、《诗词杂俎》、《六十种曲》、《汲古阁书跋》等书。其所编丛书《津逮秘书》,分十五集,《四库全书总目·存目》中著录为收书一百三十九种,其中《金石录》和《墨池篇》有录无书,实一百三十七种。而据其它书记载,有说此书所收为一百四十四种,目录中亦无《金石录》、《墨池篇》二书;也有云此书所收实为一百四十种,内惟《金石录》、《墨池篇》未刻,故实有一百三十八种(王重民先生《中国善本书提要》)。书中有毛晋自序、胡震亨序。胡震亨曾据自家所藏古籍刻《秘册汇函》一书,结果书未成而毁于火。后胡震亨将残版赠予毛晋,毛晋合家藏旧籍,增为此编。“版心书名在鱼尾下,用宋本旧式者,皆震亨之旧,书名在鱼尾上而下刻汲古阁字者,皆晋所增。”书名“津逮”,取自《水经注·河水二》:“悬岩之中,多石室焉,室中若有积卷矣,而世士罕有津逮者,因谓之积书岩。”毛晋以此比喻为学的门径。书中多宋、元之作,偏重掌故琐记。以前各家丛书,如《百川学海》、《宝颜堂秘笈》,所收多删削不足之本,而此书所收,全帙较多,又因“晋家有藏书,又所与游者,多博雅之士,故较他家丛书,去取颇有条理。”第一集所收以《诗》为主,如《诗序辨说》、《诗传孔氏传》等,共八种。第二集则专收《易》类,如《京氏易传》、《苏氏易传》等,计十一种。第三集则以《通鉴》为主,收《通鉴地理通释》、《通鉴问疑》等六种。第四集专收佛学和数术类,共收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、《数术记遗》等十八种。第五集专收诗话,计收《全唐诗话》、《六一诗话》等十一种。第六集书跋类,收《法书要录》、《广川书跋》等四种。第七集书画类,收有《图画见闻志》、《历代名画记》等十种。第八集收《诗品》、《诗品二十四则》等十二种。第九集收《酉阳杂俎》、《甘泽谣》等九种。第十集收《洛阳伽蓝记》、《东京梦华录》等十二种。第十一集收志怪类,计《搜神记》、《录异记》等六种。第十二、十三集专收题跋,共收有《东坡题跋》、《六一题跋》等二十种。第十四集收《乐府古题要解》、《绍兴内府古器评》等四种。第十五集杂说类,收《梦溪笔谈》、《湘山野录》等十种。有明崇祯中虞山毛氏汲古阁刊本,一百二十册,现收藏在美国国会图书馆。另有民国十一年(1922)上海博古斋据明汲古阁本影印本。清朝人张海鹏又在此书基础上加以取舍,更名为《学津讨原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尚书通考

    ① 十卷。元黄镇成撰。黄镇成字元镇,邵武(今属福建省)人。《四库全书》著录本书时,所录的是采进本,卷首没有雷机的序;卷一“而明白坦”以下,脱去两页。乾隆年间建宁徐氏重刻本书时,在重刻本序中谈到“选拔陈

  • 夏检讨年谱

    一卷。清夏味堂(1745-1825)辑。味堂,江苏高邮人,乾隆举人,系谱主之孙。谱主夏之蓉(1697-1784),字芙裳,号醴谷,又号半舫老人,雍正十一年(1733年)进士,授翰林院检讨,历任广东、湖

  • 三续掖县志

    四卷,首一卷。清魏起鹏修,王续藩纂。魏起鹏字绍程,江西南昌人,光绪二年(1876)进士,翰林院庶吉士,光绪十六年(1890)任掖县知县。王续藩,邑人。魏起鹏掌掖县后,见掖志自道光二十三年知县杨祖宪续修

  • 道林诸集

    不分卷。明蒋信(1483-1559)撰。蒋信字卿实,号道林,常德(今属湖南)人。嘉靖十一年(1532)中进士。历任户部主事、兵部员外郎、四川佥事、贵州提学副使。建正学、文明书院。后以病告归,筑舍讲学,

  • 三鱼堂剩言

    十二卷。清陆陇其(见《古文尚书考》)撰。此书原名《日钞》,皆陆氏平时札记之文,未分门类。其甥陈济为之排次成编,亦不立标题,而基本有类可寻。一卷至四卷皆说五经;五卷、六卷皆说四书,又附《太极图说》、《近

  • 友声集

    七卷。清赖鲲升撰。赖鲲升,字沧峤,会昌(今属江西)人,生卒年事迹均不详。著《友声集》。其父赖方勃与弟赖方度辟“霞绮园”,读书其中,一时多为题咏,后鲲升兄弟复读书园中,辑投赠之作为《友声集》。是集凡七卷

  • 辽东志

    九卷。明毕恭等修,任洛等重修。毕恭,曾任都指挥司佥事。任洛字仲伊,号西溪,河南钧州人,正德六年(1511)进士,初任桐乡知县,纂修《桐乡县志》,官至左佥都御史。嘉靖十六年,任洛任辽东佥都御史,仍邀集辽

  • 五经合纂大成

    三十卷。无纂人名氏。这是一本为乡试、会试而准备的书。清代科举第二场有经学科考试。书中有注、有讲、有疏、有解,有间有案,大抵取《五经大全》、《五经备旨》、《七经精义》等书的内容,择精删冗最后证之于《御纂

  • 说文解字旧音

    一卷。清毕沅(1730-1797)撰。毕沅字纕蘅,一字秋帆,自号灵岩山人,江苏镇洋(今太仓)人。乾隆进士,官至湖广总督。治学范围较广,由经史旁及小学、金石、地理,其撰述收入《经训堂丛书》中,另有《灵岩

  • 历代宰辅汇考

    八卷。清万斯同(1638-1702)撰。万斯同,字季野,浙江鄞县人。黄宗羲学生,精史学。南明鲁王监国,授户部主事。康熙十七年(1678)拒应博学鸿儒科,次年以布衣与修《明史》,不受俸,不署衔,前后历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