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测海集

测海集

六卷。清彭绍升(1740-1796)撰。彭绍升字允初,号尺木,又自号知归子。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乾隆三十四年(1769)进士,选知县,不就。早年负志节,好读陆王诸书。后研读《大藏经》,绝欲素食,有出尘之想。他的一生虽不专力于考据,却也博习经传于史,曾与袁枚、戴震等论学。他的文章主要是碑志、事状、述传等。如《名臣事状》、《良吏述》、《儒行述》,叙述翔实,资料剪裁得当,可补史料之不足。一些论学之文,谈禅之作,也都自有体会。他的诗作可分为两期,早期诗作多即景抒情,有感而发。晚年诗作则主要叙写禅机、禅趣。他用禅学精神解释儒书,企图调和儒、佛两家思想,坚持“离则(法则)无物,离天性无形色”的唯心主义观点。著有《二林居士集》二十四卷、《观河集》等,辑有《阳秋阁诗录》。此集为绍升手自编定。首卷列《朝圣德》诗七篇。二卷《思贤咏》一有:《诸王贝勒》九篇;《思贤咏》二有:贤相十五篇。三卷《思贤咏》三:有名臣三十九篇。四卷亦《思贤咏》三:有名臣三十二篇。五卷亦《思贤咏》三:有名臣三十三篇。六卷《思贤咏》三:有名臣十三篇;《思贤咏》四有布衣十九篇;《思贤咏》五:有世德四篇。嘉庆二十四年(1819)其孙蕴策复规刊行之。首列引用书目七十一种,凡名公钜卿,德行政事文章之美,旁推及于隐才朴学,继之以先人世德,人各一叙,人各一诗。首详其仕履籍贯,简而有法,因其家世清华,躬逢圣世,燕居趋庭,获闻金匮石室之藏,而又得交四方贤杰之士,见闻既广,考核亦详。其采用之书,如《三朝大政记》、《史馆丛稿》,则为内府秘藏,非世间所能见。他如方苞《望溪未刻稿》、惠士奇《红豆庄稿》,则后世无传。藉此尚可略窥一二。只是书中引用,均未注明。至其为诗,则本于家法,体格清整,近于寒山击壤者多。有嘉庆二十四年(1819)家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哲匠金桴

    五卷。明杨慎(详见《谢华启秀》)撰。本书采摘汉魏以后诗隽句及赋颂之类,分韵编录。但是书的征引较为庞杂,而遗漏也较多。

  • 永川县志

    ①九卷,清王浩、张心鉴纂修。王浩,曾任永川县知县。张心鉴,曾任永川县令。《永川县志》乾隆六十年(1795)刻本。此志文笔平庸,记述有很多谬误之处。但其为永川县第一部志书,其后继此志而续之者,道光间有县

  • 天潢玉牒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主要记述明太祖历代世系,以及太祖出身寒微、起兵、登极后事。其书略以编年为次,凡皇后、太子、诸王谥号封爵,都一一详列。据考,此书成于明成祖永乐年间,故有些记载与史实不符,不足据为实录

  • 初学尚书详解

    见《尚书详解》③。

  • 恩县志

    六卷。明孙居相修,雷金声纂。孙居相字拱扬,山西沁水县人,进士出身,万历二十一年(1593)任恩县知县。万历年间孙居相莅任后,见文献轶缺,就征集诸学博士考绘图史,请雷金声为主纂,采探故实,益旧裒新,遂成

  • 黑鞑事略

    ①一卷。宋彭大雅撰、徐霆疏。大雅字子文,鄱阳(今江西波阳)人;霆字长孺,永嘉(今属浙江)人。宋人称蒙古为黑鞑靼,以别于漠南的白鞑靼(汪古),故名。两人分别于1233年、1235-1236年奉命出使蒙古

  • 读易余言

    五卷。明崔铣(1478-1541)撰。铣字仲凫,一字子钟,安阳(今河南省安阳县)人。弘治十八年(1505)进士,官南京吏部主事,世宗时擢南京国子监祭酒,至南京礼部右侍郎。著有《文苑春秋》、《后渠庸言》

  • 南邦黎献集

    十六卷。清鄂尔泰(?-1732)纂辑,鄂尔泰,字毅庵,满州镶兰旗人。西林觉罗氏。高祖屯泰,明朝开国初年率旗来到汪钦,授佐领。从此世代居住汪钦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鄂尔泰由举人世袭佐领,授三等侍卫。

  • 类博杂言

    一卷。明岳正(1418-1472)撰。岳正,字季方,号蒙泉,漷县(今北京市通县)人。正统十三年(1448)进士第一,授编修,天顺初改修撰,命以原官入阁预机事。以谋去石亨、曹吉祥不成,谪钦州同知。后逮系

  • 华严经文义记

    一卷。北齐释灵裕(?-605)撰。释灵裕,俗姓赵,定州钜鹿曲阳(今属河北省境内)人。身世生平不甚详。出家入寺后,钻研华严宗义。终身事佛奉法,有“裕菩萨”之称。曾担任宝山寺集记,由此开始笔耕。先后撰有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