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满汉合璧薛文清公要语

满汉合璧薛文清公要语

二卷。明薛瑄(?-1464)撰。谷中虚辑,清富达礼翻译。薛瑄字德温,号敬轩,山西河津人。永久十八年,乡试第一人,明年,成进士,宣德中为御史,正统初,举为山东提学佥事。内召大理寺左少卿,因逆王振,为其党诬陷,下狱论死。寻获免。英宗复辟,拜礼部右侍郎,兼翰林院学士,入内阁预机务。后借故告归。天顺八年六月病卒,年七十二。赠礼部尚书,谥文清。隆庆六年,从祀孔子庙廷,瑄学一本程朱。尝曰:“自考亭以还,斯道已大明,无烦著作,直须躬行耳。”有《读书录》、《续录》各二十卷。平易简切,皆自言其所得。学者宗之,称为薛天子。《读书录》、《续录》《四库全书》已著录。唯《读书录》作十一卷、《续录》十二卷,与《明史,本传》及《艺文志》全不合。《四库总目提要》谓,瑄书成后,万历中有侯延龄者,因所记错杂,更为编次,删去重复,名《读书全录》。然去取之间,颇失瑄之本义,今仍录原书,以存其旧。谷中虚辑此《文清要语内外》篇,全以《读书录》为蓝本。嘉靖四十三年(1564),巡抚湖广时,付汉阳知府梓行。自序云:“十七八岁时,独学寡朋,偶书肆中,见薛文清公《读书录》取而读之,有契于心。先辈东湖吴公,曾摘《读书录》中之语为《粹言》。后可泉胡公,集其语为《读书录略》。然所集与《粹言》无异。余因二公之意,又增加其所未备,分为内外两篇。内篇修己立德;外篇应事处物,遂总题为《文清要语》。”考吴氏《读书录粹言》,胡氏《读书录略》,谷氏《文清要语》三书,明《艺文志》,清《四库全书》,皆未著录。《要语》之前,除中虚《自序》外,又有嘉靖四十年滁上胡松、四十五年姑苏徐栻两序。清康熙五十三年二月,富达礼以国书翻译之,授梓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易口义

    十二卷。倪天隐撰。又名《易传》、《易解》、《口义》。是北宋倪天隐述其师胡瑗之说。天隐事迹生平及生卒年均不详。胡瑗字翼之,泰州如皋人,官至太常博士。此书以《易》之“变易”为出发点,重点阐述人生吉、凶、消

  • 卮辞

    见《华川卮辞》。

  • 孝经述注

    ① 一卷。明项撰。,浙江临海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洪武年间(1368-1398)为按察司佥事。(据《江西志》)该书用古文《孝经》本。其诠释之文不务为深奥之论,而是循文衍义,按章标目,词意颇为简明,可谓经家不

  • 三国志

    六十五卷。陈寿(233-297)撰。陈寿字承祚,西晋史学家,巴西郡安汉县(今四川南充市)人。陈寿撰《三国志》属私人著撰。因为他“少好学,师事谯周”(蜀国著名史学家)。陈寿在谯周影响下,对史学有兴趣,他

  • 卫辉府志

    五十三卷,首一卷,末一卷,清德昌修,徐郎斋纂。德昌,满洲正白旗人,由内阁中书乾隆四十八年(1783)来任知府。徐郎斋,举人,其余情况不详。《卫辉府志》自从康熙三十四年续修后,百余年未续修。疆域扩大,统

  • 袁子正论

    二卷。晋袁准撰。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清马国翰辑。袁准有《丧服经传注》,已著录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儒家,《袁子正论》十九卷。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作二十卷,或并其目以计之。严可均认为此书是在魏时所作。《魏志》

  • 古学考

    不分卷。廖平撰。《古学考》是作者将十四年所成的《辟刘编》改订而成的。卷首有廖平的《自记》。《自记》曰:“丙戌刊《今古学考》,求正师友。当时谨守汉法,中分二派。八年以来,历经通人指摘,不能自坚前说,谨次

  • 泾县续志

    九卷,清阮文藻修,赵懋曜纂。道光初年,大府檄修通志,知县阮文藻,延邑人赵懋曜等,相于采辑,汇为一册,以备采择。此志称“续志”,卷一为学校、书院、坛庙、官署、桥梁、津渡、古迹、寺观;卷二为食货、职官表、

  • 青藜馆集

    四卷。明周如砥(约1604年前后在世)撰。周如砥,字季平,号砺斋,山东即墨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十七年(1589年)进士。官至国子监祭酒。著有《青藜馆集》。是集刊于崇祯十五年(1642年)。凡四卷,其中

  • 琴谈

    二卷。清程允基撰。程允基字寓山。徽州(今安徽西南部)人,生卒年与事迹不详。此书上卷为集论,所述皆为鼓琴之法,及其工拙得失,其中指法有精当之处。下卷记琴之掌故,只是以备谈资,而无关琴理。此书《四库全书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