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潜颖文

潜颖文

四卷。清何维棣(生卒年未详。)撰。何维棣,著有《潜颖诗》。此集皆维棣所作骈俪文,光绪二十七年(1901)维棣与其诗同付版刻。凡文四十余篇,分年编次。首卷第一首《清河通济闸赋》,不详撰于何年。第二首作于甲戌《(1874)冬。第四卷末首《答李鬯轩书》中有云:“近今党祸,颇殊分明。萌芽于非圣之篇,羽翼于谋野之议,未几郑校从毁,汉官仍复,非叨汤网之仁,几倍秦坑之酷。”知文当作于光绪二十四年(1898)八月戊戌变法以后。实付刻数年前。集中卷二《与程子大论》骈体书。卷四《与吴雉圭书》,皆自道其宗尚。而程颂藩伯翰先生末卷载维棣题诗有云:“予时溺词章,远慕齐梁前。君言近作者。孙洪此蹄筌,知新以则古,由兹致力。遂续南城书,甄列乾嘉贤。稍存八代质,不采三唐妍。”可知其主旨以简质为贵,不徒以绮靡为工,所见颇为正大。核其所制,亦颇能高简入古,无纤靡浮艳之习,与其持论尚为相合。就中如《冰床赋》、《胡子和诔》、《答萧虞耕广文书》、《答胡孝博大令书》、《与零陵诸友书》、《与吴雉圭书》,皆不失为佳作。而《乾州行记历状难状之境》,尤为集中特出之篇,以同时骈俪诸家相较,虽工致不逮王闿运、李慈铭二家,而与周寿昌、赵铭殆不相上下。有光绪二十七年(1901)自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丁戊之间行卷

    十卷。清易顺鼎(1858-1920)撰。生平详见《琴志楼词》(辞目)。此编共十卷。卷一为赋、卷二为骈文、卷三至卷七为古今体诗,卷八为词,卷九为南北曲,以上皆作于光绪三年(1877)至四年(1878),

  • 桂之华轩诗集

    四卷。《补遗》一卷。清朱铭盘(1852-1893)撰。朱铭盘字日新,号曼君。江苏泰兴人。光绪八年(1882)举人。入吴长庆金州军幕,以积劳成疾,卒于军中。朱铭盘,年少家贫嗜古,诗才绝世。尝从方浚颐受业

  • 锲不舍斋文集

    四卷。附《诗》一卷。清李祖望(1814-1881)撰。李祖望字宾嵎,江苏江都人。贡生。从梅植之学《楚辞》、《文选》。博通经史,湛精六书。著有《说文统系表》、《古韵旁证》、《唐石经笺异》、《小学钩沉篇目

  • 南江札记

    四卷。清邵晋涵(1743-1796)撰。邵晋涵生平事迹详见《尔雅正义》。邵晋涵曾充四库馆纂修官,史部之书,多由其最后校定,提要亦多出其手。后授翰林院编修,仍纂校《四库全书》。前后任职史馆十余年,对经史

  • 东阳历代诗

    九卷。清董肇勋(生卒年不详)编纂。董肇勋会稽(今浙江绍兴市)人,约清初康熙、乾隆时在世。曾在浙江东阳做过地方官。作者曾在东阳居久,“窃见风诗一脉犹存岘山画水间”,且欲使“一邑风雅之遗征长存”,于是广搜

  • 存性编

    二卷。清颜元(1635-1704)撰。颜元字易直,又字浑然,号习斋,博野(今属河北)人。幼年其父被掠到关外。八岁师事僧人吴持明,习骑射及兵法,拒绝学时文。他涉猎群书,怀疑宋儒。康熙二十三年(1684)

  • 克念堂文抄

    二卷。清雷铎(约1711年前后在世)撰。雷铎,字伯觉。蒲城(今陕西蒲城县)人。康熙三十五年(1696)举人。《陕西通志》称其事继母孝,曾由他郡背米,路遇水几近溺死,宁终日挨饿,不使继母缺食。家虽贫,还

  • 名公书判清明集

    十七卷。无名氏撰。本书记录了许多宋、元两代官员审案时的判语。行文工巧对偶,颇有文彩。书中所涉及人名均署其人的别号。《名公书判清明集》有《永乐大典》本,清代《名公书判清明集》被列入《四库全书》存目中。此

  • 儋州志

    三卷。清韩佑纂修。韩佑,直隶顺天府大兴县(今北京大兴县)人,监生,康熙三十九年(1700)任知州。旧志修于明万历间县令曾邦泰,康熙二十八年(1689)沈一成再修。康熙四十三年(1704),适中宪贾公有

  • 常变通考

    三十卷。朝鲜柳长源撰。柳长源字叔远,号东岩,全州人,生卒年不详。此书按顺序目录如下:《通礼》、《冠礼》、《婚礼》、《丧礼》、《祭礼》、《乡礼》、《学校礼》、《国恤礼》、《“家礼”考疑》。此书以朱子《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