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灵寿县志

灵寿县志

十卷,末一卷,清陆陇其修,傅维樗纂。陆陇其(1630-1692),初名龙其,字稼书,人称当湖先生,浙江平湖县人。康熙九年(1670)举进士,十四年(1675)为嘉定知县。为政清简。二十二年(1683)为直隶灵寿知县。二十九年(1690)为四川道监察御史。三十年(1691),清朝廷征讨噶尔丹,御史陈菁“请行捐纳事例”,陆陇其上疏劝止,引起清朝廷的极大不满。后奉命巡视北城,试俸满后,将其发徙奉天安置。次年,抑郁成疾,卒于故里。乾隆元年(1736),特谥“清献”,加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。阜平百姓还在此地为其置冢,陆氏村民世代守之。陆一生著述甚多,曾撰《学术辨》、《四书大全》、《困勉录》、《三鱼堂文集》、《灵寿县志》、《读武功县志》、《读祁州志》等。傅维樗,灵寿县人,出身监生。灵寿旧志创修于嘉靖年间,残缺不可详考,邑人国学生傅维樗则搜集散失旧闻编辑成书。陆陇其上任后,取其书,稍加更定,前后附以论序,间加按语,康熙二十四年(1685)仲夏纂成。二十五年(1686)刻印。卷首有陆陇其序及凡例、县图。卷末一卷附有条陈、志议、陆陇其《答修志议》专门讨论人物入志问题。该志详略有据,叙事简明。详者如田赋一门,独能备考沿革,不厌其烦,约占全书四分之一。略者如人物门,凡见于正史者皆只述其大概,同时注明出处。此书艺文志对前人著述可采者列为两卷,上卷皆有关一邑利弊,下卷则邑人之言,凡邑人专著皆记其卷数存佚,并利其精要之篇,作为县志实为不易。不足之处为:地理志附以纪事,建置则删去坊表,寺观、风景则全部删去,一字不载。该志刊行后,被视为样板,对后人编纂修志产生较大影响,为清代名志之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新续高僧传四集

    六十五卷。民国喻谦(?——1932)。喻谦,湖南衡阳人,为清末学者王闿运弟子。民国八年(1919),应北凉法源寺方丈道阶聘编此书。历时五年撰成《新续高僧传四集》一书。该书内容始自宋初,终于清末,为佛教

  • 神农本草经疏

    三十卷。明缪希雍(详见《先醒斋广笔记》)撰。又名《本草经疏》。缪氏医术精湛,对本草研究尤为精深。他以《神农本草经》为经,以《名医别录》为纬,历三十余载,撰成此书。此书目录编次悉依宋代《大观证类本草》,

  • 读阿弥陀偈一卷

    元魏释昙鸾撰。昙鸾生平事迹详见《往日生论注》辞条。《读阿弥陀偈》一书,释十二光佛名部分共有十四偈,颂极乐庄严部分有八十三偈半,分为三十六段,每段颂偈多少不等,特别不适合礼赞之用。此书依无量寿佛经而作。

  • 韩非子识误

    三卷。清顾广圻(1770-1839)撰。顾广圻,字千里,号涧,江苏元和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顾广圻颖敏博学,精通经学小学,善于校书,有《说文校议辨疑》、《韩非子识误》等。顾广圻在得到述古堂影钞《韩非子》

  • 郁华阁诗集

    二卷。清盛昱(?-1899)撰。盛昱字伯熙,号意园,清宗室,为肃亲王豪格七世孙。满洲镶白旗人。光绪三年(1877)进士,由编修官至国子监祭酒。其人通经致用,精研义理,于天文、地理、兵事、农政诸门无不潜

  • 江止庵遗集

    八卷。明江天一撰。生卒年未详。江天一,本名景,字文石,安徽歙县人。世居寒江,村人称寒江先生。年三十六始补郡弟子员。明亡,随其师金声举义兵,兵败被处死。事迹具详宁都魏禧撰传。清汪琬有《江天一传》,叙述其

  • 说文蠡笺

    十四卷。清潘奕隽(1740-1830)撰。奕隽字守愚,号榕皋,又号水云漫士,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乾隆己丑(1769)进士,官内阁中书,户部郎中,工部主事。工行楷篆隶,善画山水,著作尚有《三松堂文集》等

  • 花草蒙拾

    一卷。清王士正撰。王士正生卒年未详。著有《精华录》。花草者,谓花间草堂。蒙拾者,以为未及广为扬榷,且自愧童蒙,谦辞也。此为作者就读花间草堂时,随笔写记者,间亦及友朋之作。此书专门品评《花间集》与《草堂

  • 六韬

    六卷。旧本题周吕望撰。望姜姓,吕氏,名尚,亦字子牙。生卒年及籍贯皆不详。助周灭商,周武王尊其为师尚父。周成王亲政后,因功封于齐。其人多谋善断,长于用兵。故后人托其名而撰是书。是书之伪前人早已发其端。明

  • 梦虹奏议

    二卷。明邓显麒撰。邓显麟,字文瑞,号梦虹,奉新(即今江西奉新县)人。正德进士,授行人司副。当时诸臣上疏谏武宗南巡,疏稿即由邓显麒所拟,邓因此而遭廷杖,谪为国子监学正。嘉靖初年擢为监察御史。《梦虹奏议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