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爱日斋丛钞

爱日斋丛钞

五卷。南宋叶某撰。此书散佚,失作者之名,唯陶宗仪《说郛》题为宋叶某所撰。书中“论先儒从祀”一条,有宋度宗咸淳年号,知此书为南宋末年人所作。全书以辨析名物、稽考典故为主,凡前人笔记小说及杂史著作,如赵德麟、王直方、蔡絛、朱翌、洪迈、叶梦得、陆游、周必大、龚颐正、何薳、赵彦卫诸家之书,无不博引繁称,考证同异。其体例与张溟《云谷杂记》、叶大庆《考古质疑》仿佛相近,只是文笔稍差。但征引繁富,订讹正舛,多为可取。如,辨印书起于唐末,準书作准不始于宋,铜人有四铸,罘罳有二义,妇人拜跪之变礼,百官乘轿之初制,以至两黄裳、三百石之类,于考证经史,皆有裨益。其论诗诸条,尤其抉摘深微,颇能得古人之意,与胡仔、魏庆之诸说,足以互相发明,互相补充,足资治文史者参考。此书成书以后,不知何时刻版流传,后散佚,《永乐大典》共收录一百四十三条,陶宗仪《说郛》本第十七卷内载有此书共二十二条。清修四库全书时,从《永乐大典》各韵中抄出,又与《说郛》二十二条相校,两书相合者十二条,《说郛》本有而《永乐大典》脱去者十条,因取《说郛》十条补入《永乐大典》散见残本,共一百五十三条,重新分门别类,编为五卷。原书虽不得而见,此辑佚本亦可窥见原书大略。后《守山阁丛书》采用《四库全书》本重新排印,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又据《守山阁丛书》本影印。今传本尚有《唐宋丛书》、《说郛》等丛书本,作《爱日斋抄》一卷,二十二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诵诗楼诗钞

    一卷。清许瑞云撰。许瑞云,生卒年不详,字四娟,江苏金山(今属上海)人。唐天溥之妻。清代诗人。此书有道光二十二年(1850)刊本。书前有杨秉杷的序言,及作者于道光二十一年(1841)自己所作序言,书末有

  • 来斋金石考

    三卷清林侗撰。林侗(1627-1714),字同人,侯官(今福建闽侯)人。喜好搜集金石,曾游长安,于淳化山中得汉甘泉宫瓦;又携带拓工,在唐昭陵等陪葬地,拓得唐李靓等人的碑刻十六块。本书所著录,都系其所自

  • 达斋书说

    一卷。清俞樾(1821-1907年)撰。俞樾字荫甫,号曲园,浙江德清人,清代著名学者,道光三十年进士,官至翰林院编修,河南学政。俞樾治学宗法王氏父子,所治经、子、小学,大要在正句读、审字义、通古文假借

  • 古微堂外集

    八卷。清魏源(1794-1857)撰。魏源字默深,湖南邵阳人。十五岁中秀才,二十岁举明经。次年随父入京,师从胡墨庄、刘蓬禄诸先生,有志于经世致用之学。道光二年(1822)举人。道光二十五年(1845)

  • 孝经通论

    四卷。邬庆时著。邬庆时字白坚,番禺(今广州)人。《孝经通论》系邬庆时搜集古来孝经家言,总括所见,本诸心得,摘其大要而成。全书凡四卷,被整理成十篇。第一作者,论孝经为孔子所作。第二时代,论孔子作孝经的时

  • 老子道德经义疏残卷

    或曰唐刘进喜(生卒年不详)撰。刘进喜,隋唐时著名道士,精通老子之书,所注《老子》风靡一时。当时佛道之争相当激烈,武德九年(626),传说刘进喜所作《显正论》大挫佛家声势,刘进喜因此名声更振,更为道家推

  • 秘书兵衡

    八卷。原题明豫章喻龙德明时撰。喻龙德,江西人,明末天启间文士,其它则不详。是书卷首有授受印证、师友源流之类,授师有“旡妙上人”、“浮仙人”等名,似类道家者流。卷二《武策窣》,附注云:秘谈今日急务。附有

  • 承华事略

    一卷。元王恽(1227-1304)撰。王恽,字仲谋,号秋涧。卫州汲县(今河南卫辉市)人,中统元年(1260),姚枢征为详议官,不久便被选到京师,为中书省详定官。中统二年,任翰林修撰兼国史院编修官,又兼

  • 古本大学释论

    五卷。明吴应宾撰。应宾字客卿,万历进士。官至翰林院编修。有《学易斋集》、《宗一圣论》。是书前有方大镇、周汝登的二篇序文。题名《古本》乃遵王阳明本。首列提纲,次释篇名,再释古本,下分释首章及诚意、修身、

  • 凌氏易林

    四卷。清凌堃撰。此书仅取乾、姤、同人、履四卦加以解释。每卦又分六十四卦,各用四言或五言、七言韵语说明。措词古奥,艰深晦涩,只是焦延寿《易林》摹仿而已。其后人曾有为其作注者。有《传经堂丛书》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