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玉台新咏

玉台新咏

十卷。南朝陈徐陵(507-583)撰。徐陵,字孝穆,东海郯(今山东郯城)人。梁时官东宫学士,陈时历任尚书左仆射、丹阳尹、中书监。其诗歌和骈文轻靡绮艳,为当时宫体诗重要作者之一。与庾信齐名,世称“徐庾”。原有集,已散佚,后人辑有《徐孝穆集》。此所选为梁以前之诗。案列肃《大唐新语》曰:“梁简文为太子,好作艳诗,境内化之。晚年欲改作,追之不及,乃令徐陵为《玉台集》以大其体。”据此,则知是书作于梁时,故简文称皇太子,元帝称湘东王。今本题陈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傅东海徐陵撰,殆后人之所追改。如刘勰《文心雕龙》本作于齐,而题梁通事舍人。其梁武帝书谥,书国号,邵陵王等并书名,亦出于追改。其书前八卷为自汉至梁五言诗,第九卷为歌行,第十卷为五言二韵之诗。虽绮罗脂粉之词颇多,而去古未远,尚有讲究温柔敦厚之理,未可概以淫艳斥之。其中如曹植弃妇篇、庾信七夕诗,今本皆失载,据此可补阙佚。又如冯惟讷《诗纪》载苏伯玉妻盘中诗作汉人,据此知为晋代。梅鼎祚《诗乘》载苏武妻答外诗,据此知为魏文帝作。古诗《西北有高楼》等九首,《文选》无名氏,据此知为枚乘作。《饮马长城窟行》,《文选》亦无名氏,据此知为陈琳作。其有资考证者,亦不一。明代刻本,妄有增益。故冯舒疑有庾信入北之作,江总滥擘戕之什。第元祯本,颠倒窜改更甚。此本为赵宦光家所传宋刻,有嘉定八年(1215)永嘉陈玉父重刻跋,最为完善。间有后人附入之作,如武陵王闺妾寄征人诗,沈约八咏之六诸篇,皆一一注明,尤为精审。然陈玉父跋称初从外家李氏得旧京本,间多错谬,复得石氏所藏录本以补亡校脱。如五言诗中入李延年歌一首,陈琳《饮马长城窟行》一首,沈约六忆诗四首,皆自乱其例。七言诗中移东飞伯劳歌于《越人歌》之前,亦乖世次。疑石氏本有所窜乱,而陈玉父因之,未察之故。观刘克庄《后村诗话》所引《玉台新咏》,一一与此本吻合。而严羽《沧浪诗话》谓古诗《行行重行行》篇,《玉台新咏》以《越鸟巢南枝》以下另为一首,此本仍联为一首。又谓《盘中诗》为苏伯玉妻作,见《玉台集》,此本乃溷列传元诗中。邢凯《坦斋通编》引《玉台新咏》,以《谁言去妇薄》一首为曹植作,此本乃题为王宋自作。盖刘克庄所见即此本,严羽等所见者又一别本。是宋刻已有异同,非徐陵之旧。特不如明人变乱之甚,为尚有典型。其书《大唐新语》称《玉台集》,《元和姓纂》亦称梁有《闻人蒨诗》载《玉台集》。然《隋志》已称《玉台新咏》,则《玉台集》乃相沿之省文。今仍以其本名著录。有纪昀家藏本,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刊本,北京中国书店(1986)吴兆宜注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续公羊墨守

    二卷。民国吴树荣(详见《续左氏膏肓》撰。该书目的在于尊崇《公羊传》,他认为,必使《公羊》之大义炳如日星,而后《春秋》笔削之微权昭回云汉;读《春秋》必通三世三统、黜杞故宋亲周王鲁之微言大义,而后始知圣人

  • 广仁品二集

    无卷数。明李长科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长科,字小有,兴化(今属江苏省扬州市)人。生平事迹未详。此书阐明佛家戒杀之说,并杂举故实以说明因果报应,书名题为二集,当还有初集。而《四库》馆臣所用副都御史黄登贤家

  • 竹书纪年补证

    四卷。清林春溥(1775-1862)撰。春溥字立源,号鉴塘,福建福州人,一说闽县人。嘉庆进士。授翰林院庶吉士,曾任编修、教习庶吉士、文渊阁校理等。后讲学于南浦、鹅湖、鳌峰十九年,对儒家经典著作和中国古

  • 穹天论

    一卷。晋虞耸撰,清马国翰辑。耸字世龙,系虞翻第六子,其书“史志”不著录,佚已久矣。国翰据《晋书·天文志》及类书辑录成卷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二引虞昺《穹天论》,又引《天文录》亦作虞昺。昺为耸弟,翻第八子,仕

  • 满汉类书

    三十二卷。清桑额(生卒年不详)撰。桑额字省斋。由起居注收掌官,改授山西内院七品笔帖式。专司抚署公牍,翻译清汉事务。此书为桑额历经二十余年,为官公务之余,利用闲暇时间编辑而成。成书于康熙三十九年冬月,在

  • 经学文钞

    十五卷。清梁鼎芬(1859-1919),曹元弼(1879-?)同辑。鼎芬字星海,号节盦,广东番禺人,光绪六年(1880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湖北布政使。元弼字叔彦,江苏吴(今江苏省吴县)人,光绪十八

  • 道德真经衍义手抄

    二十卷。宋末元初王守正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守正,五峰(今四川泸县)人,号清安逸士。撰有《道德真经衍义手抄》,原题“五峰清安逸士王守正集”。此书卷首序和前两卷(共八章)已经散失。其书首为经文分八十一章,

  • 说文双声叠韵谱

    一卷。清邓廷桢(1775-1846)撰。廷桢字嶰筠,江苏江宁(今南京)人。嘉庆六年(1801)进士,改庶吉士,授翰林院编修。历官安徽巡抚,两广总督。精音韵之学,著作尚有《双砚斋笔记》、《诗双声叠韵谱》

  • 古今韵分注撮要

    五卷。明甘雨撰、陈士元注。甘雨字子开,永新(今江西永新县)人。万历五年(1577年)进士,由翰林院检讨,谪德安府推官,迁南京刑部郎中。是书博采经史子诗赋中通叶之字,详注出典,依今韵一百六部分隶之,并注

  • 新本郑氏周易

    三卷。清惠栋(1697-1758)编。惠栋字定宇,号松崖,江苏吴县(今苏州)人。惠士奇次子,因其父号红豆先生,人称其为小红豆先生。幼年曾随父视学粤东,后家道中落,授徒自给,常陷于饥寒。为清代著名学者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