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琐语

琐语

一卷。清章恺(生卒年不详)撰。章恺字虞仲,江苏嘉善(今属浙江省)人,乾隆乙丑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本书附于文集后,共收入《易》十七则,《书》十八则,《诗》三十九则,《左传》十二则,辨异正讹,一丝不苟。尤其可取的是,如认为《泰誓》称“肆予小子发”,《牧誓》称“今予发”,《武成》称“惟有道曾孙周王发”,对周武王姬发的名字都不避讳,而《金縢》篇独称“惟尔元孙某据称卒哭”而避讳,《泰誓》、《牧誓》、《武成》写作于武王时,因此不讳名,《金縢》作于成王时,因此讳名而称某。又认为《书序》说“祖乙圮于耿”,而不说所迁的地方,显然存在缺文。根据《史记》:“祖乙迁于邢”,《竹书纪年》“自耿迁于庇”,不论是“邢”是“庇”,在“耿”之后一定有一次迁移,才能达到盘庚以前“五邦”的数目。又认为《柏舟》序说“卫世子共伯早死”,既然说是“世子”,那么就不是已立之君,一定死在僖侯时,因此得以谥为“共伯”,并以此证明《史记》所载卫武公杀兄是捏造。又根据《豳诗谱》说公刘从邰迁到豳,而《国语》却说“不窟失官,自窜于戎狄之间”,认为这里所说的“戎狄之间”就是邰,弃本来封地在邰,夏朝衰落,弃、稷未曾致力于邰,不窟于是出来管理,并非奔匿,不窟迁邰和公刘迁弨,是两件事。其他考订,也大多颇有见地,个别略嫌拘滞。有嘉庆五年全集附刊本,《说郛》(商务印书馆本)卷六十四也曾收录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休复居集

    三种,十三卷。清毛岳生(1791-1841)撰。毛岳生字申甫,又字兰生,江苏宝山(一说嘉定)(今属上海)人。以诸生身份承袭云骑尉。曾从姚鼐学古文,又为钱大昕之再传弟子。三种为《休复居诗集》六卷、《休复

  • 春秋经传阙疑

    四十五卷。郑玉(生卒不详)撰。郑玉字子美,歙(今安徽歙县)人,元代经学家、教育家。郑玉博究六经,尤精《春秋》,教授于乡,门人甚众,学者称“师山先生”。至正间征拜翰林待制,奉议大夫,托病不赴,日以著述为

  • 明百家小说

    一名《明人百家小说》、一百零九卷。旧本题明沈廷松(生卒年不详)编。沈廷松,号石闾,生平事迹不详。《四库总目提要》称“前有自序,题甲戌小寒日,当为崇祯七年。而其书乃全与国朝陶珽《续说郛》同,盖坊贾以不全

  • 笠江集

    十二卷。明潘恩撰。生卒年不详。潘恩字子仁,上海人。嘉靖二年(1523年)进士。官至左都御史。谥恭定。事迹附见明史周延传。此集为诸生聂叔颐所编。包括赋诗五卷,策、表、笺、序、碑、记四卷,说、对、赞、志铭

  • 后山词

    一卷。宋陈师道(1053-1101)撰。师道字履常,一字无己,号后山居士。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。宋代诗文家。经苏轼等举荐为徐州学府教授。元人方回认为:杜甫为江西派初祖,黄庭坚、陈师道、陈与义为“三宗”

  • 三朝大议录

    一卷。明顾苓撰。顾苓字云美,江苏吴县人(今江苏省苏州市人),生卒年月未详。他是书画家文征明的故戚,又是著名学者钱谦益的高足,受家传师道熏陶教养,故精于金石碑版之学,为文清逸潇然,明亡后,室悬崇祯帝御书

  • 书义卓跃

    六卷。旧本题陈雅言撰。其生卒年不详。庐陵永丰(今属江西省)人。明代学者。洪武中荐举不起,后领永丰教事以终。其著述除《书义卓跃》外,尚有《四书一览》、《大学管窥》、《中庸类编》等,今皆不见。《书义卓跃》

  • 孤忠录

    二卷。清末袁祖志(生卒年不详)辑。祖志,江苏上元人,袁枚曾孙,官上海知县,殉刘丽川之难。该书记吴可读尸谏始末。穆宗崩,无子,论序本有当立者,然两宫太后舍之而别立德宗,可读以为未合祖制,故以死谏。现有光

  • 五经通论

    ① 一卷。束晳(约261-303)撰。王谟(详见辑《圣证论》条)辑。束晳字广微,阳平元城(今河北大名东北)人,西晋经学家、史学家。曾作《玄居释》以明志,阐述“道无贵贱”,“守分任性”的观点,深受张华推

  • 韵原表

    一卷。清刘凝(生卒年不详)撰。刘凝字二至,南丰(今属江西)人。著作尚有《稽礼辨论》、《石鼓文定本》。刘氏初作《文字韵原》一编,谓《说文》以形相次,《韵原》以声相从。由于《韵原》限于篇幅,其层次排列不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