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百子辨正

百子辨正

二卷。清杨琪光撰。杨琪光生平事迹详见《经义寻中》。作者阅读崇文书局出版的《百子全书》时,以为书中多有弊端和歧异,兼有心得,随笔杂记,以成此书。作者于《百子全书》所收各书皆作论一篇,分别评述,颇似各书跋语。书中认为崇文书局本《百子全书》的弊端有三:一是博而不精,真伪淆杂;二是删弃旧注,昧其源流;三是不言版本,校订不纯,其精者不知其所凭依,其误者又未能详校。所述多有可取,间有未加详考、疏舛之处。《续修四库全书提要》谓其书“虽于《山海经》、《神异记》诸书,粗言其伪,而实未详密考订,余则茫然矣。书曰辨证,名实相乖,其序谓尊儒而斥释道,不知排斥二法,亦当持之有故,言之成理,而所言浮空,往往不中事情。百子中,唐以后诸书,多无深义,唐以前诸书,琪光学力,亦不足以通之。《孔丛子》本是伪撰,而力言其真。《列子》本是魏晋间伪书,而谓三教竟成峙势而不可废。又时有欲轩其说而驾上者,皆御寇使之,则同于呓语。”又说“惟于《读管子》篇中,极诋方苞删订之妄,虽正理未申,而持论甚是。《读淮南子》篇中,以此虽为宾客所撰,实是淮南王总纂,说似可信,盖亦积石中之碎玉矣。”虽指出书中可取之处,然多加否定。其实,书中所论,观点不同,亦可参考,退而言之,亦可广见闻,不宜多废,可资治《百子全书》者参考。有《枉川全集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头魂

    见《女仙外史》。

  • 四书教子尊经求通录

    八卷。清杨一昆撰。一昆字无怪,河北天津人(今属天津)。是书大旨攻宋人,谓“宋人著书,非理不言,而《论语》二十篇并无一理字”。一昆最服膺毛西河,但不尽用其说;虽攻朱子,而不尽废其说。有关于名教至大者,如

  • 唐碑缩本

    四十种。清钱泳(生平见《朴园藏帖》)临。歙县鲍氏刻于杨州。原本一百三十八种。兵燹后石多散失,由江清骥购八十七石,载至杭州,归于诂经精舍。时在彼讲学的俞越取唐碑四十种,依年编次。江清骥又补刻目录,嵌其石

  • 范鼎卿先生所著书三种

    七卷。清末民国初范寿铭撰。范寿铭字鼎卿,山阴(今属山西省)人。喜金石学,搜罗至广,并详加考证,各为题跋。范寿铭生前未及整理刊印,死后,由顾燮光为之整理而成三种:《循园金石文字跋尾》二卷附《缀学堂河朔碑

  • 安澜纪要

    二卷。清徐端撰。徐端,字肇之,德清人。乾隆间以通判官东河河工。嘉庆间累官江南河道总督。明习河事,授吏程功,因著此书。光绪十四年(1888)刻印。其所论大旨为,需重防患于未然。并谓凡有河堤之责者,但能守

  • 玄微子

    一卷。旧本题鬼谷子(生卒年不详)撰。见《鬼谷子》条。

  • 阴符经三皇玉诀

    三卷。原题轩辕黄帝制。此书卷首有《序》,称轩辕黄帝于大山石匣中得“元始天尊《混元三皇玉诀阴符经》”,取出开看,尽为天文篆书,三百余字,分为三卷:上卷天皇、中卷地皇、下卷人皇。黄帝与百官议此经,皆不明经

  • 居常饮馔录

    一卷。清曹寅(1658-1712)撰。曹寅,字子清,号荔轩,又号楝亭,原籍丰润(今河北丰润县)。先世为汉族,自其祖父起为满洲贵族包衣(奴仆),隶属于正白旗,一说为镶蓝旗汉军。康熙年间,官至通政使、管理

  • 玉堂杂记

    三卷。宋周必大(1126-1204)撰。周必大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,字子充,一字弘道,号平园老叟。高宗绍兴二十一年(1151)进士,中博学宏词。授徽州司户参军。孝宗时任起居郎,迁权中书舍人。历枢

  • 七峰遗编

    二卷六十回。不题撰人。据序知作者为七峰樵道人,其真实姓名及生平事迹不详。书成于清初。章回体小说,叙清初顺治元年四月至九月间,清兵南下攻破常熟福山,严栻等人举兵抗清,南明军队节节败退,以至后来清兵入城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