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石林遗文

石林遗文

二卷。宋叶梦得(1077-1148)撰。清叶德炯辑。叶梦得,字少蕴,自号石林居士,江苏吴县人。绍圣四年(1097)登进士第,调补丹徒尉。宋徽宗朝,自婺州教授召为编修官,因诏对称旨,特迁祠部郎官。大观初任起居郎,大观二年(1108)改任翰林学士,次年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汝州。高宗初曾官户部尚书,迁尚书左丞。绍兴时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,兼知建康府、行宫留守。后加观文殿学士知福州,兼福建安抚使,以崇信军节度使致仕。晚年居吴兴卞山,以读书吟咏自乐。梦得一生,屡经仕宦,精熟掌故,学问博洽,著述丰富。其诗文高雅有致,颇有北宋遗风。其为晁补之的外甥,又见过张耒等人,受他们影响较大。南渡以后与陈与义可以比肩,均以其文章宿老,风格遒劲,思力沉挚,卓然自辟蹊径。著有《春秋传》、《春秋考》、《春秋谳》、《石林燕语》、《避暑录话》、《岩下放言》、《石林居士建康集》、《北山律式》、《石林诗话》、《石林词》等。据《宋史·艺文志》载梦得有《石林集》一百卷。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亦载《石林总集》一百卷、《年谱》一卷。清初钱谦益《绛云楼书目补遗》中也有之。其余诸藏书家志目皆不载,已无传本。此本为梦得裔孙德炯所辑。仅以《文献通考》及县志所载中录出,编为二卷。梦得以文学侍从之臣,为南渡功臣之冠。日与诸名士文酒唱和,其零章断什,往往散见诸书,如《景定建康志》、《宋名臣言行续录》所载《褒忠庙记》、《改葬杨忠襄公祭文》,《吴郡志》所载《吴郡本祠牧守显名碑记》,此本皆未收入,未为完备。然梦得在南宋初,号曰能文,高雅可与陈与义比肩。陈振孙称其平生所历州镇,皆有能声。王士祯《居易录》称“石林晁氏之甥,及与元咎张文潜游,为诗文,笔力雄厚,犹有苏门遗风,非南渡以下诸人可望。”有清抄本存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孙卿子札记

    二卷。清陶鸿庆撰。是书为读诸子札记第八种,其内容多补正王念孙、俞樾、王先谦诸家之说,义多平允。以《成相》篇论之,“险陂倾侧此之疑”。俞训“疑”为“止”;鸿庆以“疑或之”,最为明显。又“莫不理续势持”。

  • 南斋词

    二卷。清马日璐撰。马日璐,字佩兮,号半槎,又号南斋,江都(今江苏扬州)人,生卒年不详。侯选知州。乾隆初举博学鸿词,不就。与兄日琯并有诗名,时称“扬州二马”。著有《南斋集》,编有《丛书楼书目》。本书为马

  • 程梅轩集

    四卷。程从龙(生卒年不详)撰。从龙字登云,别号汉章。嘉鱼(今属湖北)人。元末隐居教授。入明不仕。终生布衣。此集为其孙鉴所编。前有其门人李德庸序,及从龙小传。另有王进、王恺二人序及鉴跋。跋称从龙著作散佚

  • 孝经通论

    四卷。邬庆时著。邬庆时字白坚,番禺(今广州)人。《孝经通论》系邬庆时搜集古来孝经家言,总括所见,本诸心得,摘其大要而成。全书凡四卷,被整理成十篇。第一作者,论孝经为孔子所作。第二时代,论孔子作孝经的时

  • 丛书集成初编

    三千一百十一种。商务印书馆辑。丛书是汇辑各种单行本著作成一编并冠以总名的一类书。传统的提法认为中国的丛书创始于南宋,俞鼎孙、俞经《儒学警悟》为最早的一部丛书,收书六种四十一卷。而稍后的左圭《百川学海》

  • 道德经考异

    二卷。清毕沅(详见《夏小正考注》)撰。据毕沅自序所述,所见《老子》注家,不下百余本,其佳者有数十本。唯唐代傅奕注本多与古本相近,所以就傅奕本互相参照、校注,间有不合于古本的,就采众说以定所从。《道德经

  • 易经图说辨正

    二卷。清彭申甫撰。详见《周易解注传义》。

  • 诗意记讲

    四卷。清杨名时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杨名时,字宾实,一字凝斋,清代著名学者,江阴(今江苏省江阴县)人。康熙进士,御纂《周易折中》、《性理精义》等书,实出自他之手,深得康熙帝器重,历官吏部尚书、云贵总督、很

  • 艾轩集

    九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宋林光朝(1114-1178)撰。林光朝,字谦之,兴化军莆田(今福建莆田县)人。隆兴元年(1163),进士及第。历官国子祭酒,兼太子左谕德,除中书舍人,兼侍讲。以集英殿修撰知婺州。

  • 同仁祠录

    二卷。清孙炳奎辑。孙炳奎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同仁祠,明嘉靖间,浙江巡抚建祠祀余姚忠烈孙燧、仁和(今浙江杭州)胡世宁、余姚王守仁。明宸濠之叛,胡世宁发觉其谋,孙燧身殉其事,王守仁成其功,故取三人事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