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顽老人诊宗三味
见《诊宗三味》。
见《诊宗三味》。
六卷。明钱福(1461-1504)撰。钱福,字与谦,号鹤滩,华亭(今江苏松江县)人。明弘治三年(1490)进士第一,授翰林院修撰。福为一时名家,其居所近鹤滩,因以自号,并名其集。福少时既聪颖有悟性,诗
一百回。清吕熊(约1640-1722)撰。吕熊字文兆,号逸田叟,苏州府昆山县(今上海昆山)人。他性情孤傲,倜傥不群,学识渊博,曾多次被聘为地方官幕僚,但始终没有作官,平生流连山水,足迹遍天下。他的作品
一卷。明唐枢(详见《宋学商求》条)撰。此书内容所涉范围较广。自心性知觉至进德修业,旁及于诗学、韵学、字学、乐律等。采用自问自答形式,语言精炼。其论学以禅为宗,而附会以儒理。如“问千手观音何义?曰:一个
十二卷。清佟世思(1651-1692)撰。佟世思,字俨若,一字葭沚,又字退庵,汉军正蓝旗(一作辽东)人,康熙间以荫生官思恩县知县。本集计诗十卷,词一卷,杂文一卷,由其弟佟世集编辑刻印。末附《耳书》一卷
四卷。清钱玟撰。钱玟字元杰,号汉村,浙江上虞人,历署西安教谕、长兴训导,道光辛巳(1821)征孝廉方正,赐六品顶戴。《韩诗内传并薛君章句考》只见钞本,《上虞县志》卷十二“人物志”中记载此书,只笼统地称
一百三十卷。宋敏求编。宋敏求(1019-1079),字次道,赵州平棘(今河北赵县)人,北宋著名历史学家。父绶,官至知枢密院事,迁兵部尚书、参知政事,藏书万卷,亲加校勘。敏求,赐进士及第,被荐为《新唐书
一卷。明杨学可撰。杨学可,明新都(今四川新都县西)人,著有《明氏实录》。其书记载明玉珍父子始末,元朝末年时明玉珍起兵窃据巴蜀一带,仅一传而灭亡。书中所叙述的史事详尽而且确实,可以与正史相参考,作者作《
六卷。《附录》二卷。宋罗愿(1136-1184)撰。罗愿,字端良,号存斋,徽州歙县(今安徽歙县)人。举乾道进士。知南剑州改知鄂州,卒于官。其父汝辑,助秦桧以害岳飞,犯天下之公怒。而愿学问广博,文章高雅
不分卷。清章谦存(详见《尚书周诰考辨》)撰。谦存撰有《强恕斋经剩》、《强恕斋文剩》、《强恕斋诗剩》、《强怒斋笔剩》等,《春秋比辨》即《强恕斋经剩》中的一种。该书撰成于道光八年(1828),厘为三篇即《
十四卷。明何汝宾撰。何汝宾,字寅之,一字仲升,吴郡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其人《明史》无传,然《吴县志》有记载,谓其苏州卫世袭指挥。天启二年(1622)调昌国参将,在石浦一带立大功,迁广东都督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