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书附录

礼书附录

十二卷。清陈风泉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凤泉,安徽泾县人,官石埭县学。该书融汇多家,博取前人有关礼制的研究成果对古礼作简要解释。重点参照清人秦蕙田《五礼通考》、宋陈旸《乐书》、清惠士奇《礼说》等。分列十二卷:卷一自冕服十二章之次至邪幅;卷二自王及诸侯城郭之制至先蚕坛;卷三自千乘之国至致日月之法;卷四自五门至乡饮酒礼;卷五自圭至妇人贽;卷六自大宗小宗至亲迎;卷七自天子七庙至射禽之仪;卷八自大夫士庙门之位至拜仪下;卷九自天地之辨上至五祀;卷十自彝尊至箪笥;卷十一自射仪至胄;卷十二自五声八音至乘车驾。该书体例是:顶格是礼书原文,低一格则是陈凤泉汇集古今诸儒之论述。该书与郑注多有异处:论禘祫力破郑玄上帝即五帝之说;论庙制,郑注本意即是天子七庙:太祖之庙及三昭三穆,但后人特欲以历世不毁之庙在三昭三穆之外,这样名为七庙实为九庙。陈氏于是说郑玄认为周文王、周武王不迁之庙在七庙内是臆说。陈氏此处分明是曲解了郑说然后再予以否定。按:陈氏立此说也许是为了迎合清人:清氏庙制祖庙皆历世不迁,(已违古礼),若言不迁之庙在七庙之外,则纵使增至数十庙也不违背古礼。该书撰写目的在偏重举业,为科举考试提供很大方便。但有关丧礼、丧服概不见,未能反映古代礼制之全貌。传世有嘉庆年间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孝经中秘

    一卷。清黄奭(详见《孝经》)编辑。是书引《御览》“某作孝经”一百六十字,跟其他辑本相同。取《路史》校之,二者不同有:“某作孝经,文成而天道立”下有“乃”字,“天”下无“则”字,“玄云”作“玄霜”,“北

  • 集虚斋四书口义

    十卷。清方辀如撰。辀如字文辀,浙江淳安人,康熙四十五年(1706)进士,官至顺天丰润知县。辀如师从毛奇龄,淹博群籍,工为文,制艺尤有名。是书大旨,就朱子《章句》、《集注》反复涵咏,审于义理、精神、虚实

  • 玉燕堂四种曲

    八卷。清张坚(1681-1771)撰。张坚,字齐元,号漱石,别号洞庭山人,金陵(今江苏南京)人。诸生,乡举不第。工诗词,善乐府,曾得到藩司鄂尔泰的赏识,选其诗入《南邦黎献集》。本书收传奇四种。其一曰《

  • 雪窗诗

    六卷。明吴爰(约1497前后在世)撰。吴爰,字翼夫,本姓陆,从文赘姓,本名爰,后去玉旁,上海人。(生卒年均不详)。生平无可考。著有《雪窗集》。此集为其门人高介所编,共六卷。浅弱殊甚。如谢定翁《招联句诗

  • 徐光启行略

    一卷。比利时人柏应理(?-1692)撰。柏应理为比利时耶稣会士。1658年同南怀仁等三人一道来华。著有《孔子哲学》等书。此书是作者因在江南传教,得到徐光启孙女甘弟大的许多帮助,因此为表彰徐光启等在传播

  • 东山草堂迩言

    六卷。清邱嘉穗(生卒年不详)撰。邱嘉穗,字实亭,上杭(今福建省上杭县)人。康熙举人,官归善知县。著有《考定石经大学经传解》、《陶诗笺》、《东山草堂文集》等。《东山草堂迩言》是邱嘉穗的一部杂说之作。此书

  • 刘氏鸿书

    一百零八卷。明刘仲达(生卒年不详)撰。刘仲达字九逵。本书分二十四类,类下又分子目二百六十。事实词章,相杂而载。所引内容都注明出处,便于阅读参考。但大多亦是转引自其他类书。书的卷首题汤宾尹删定。但是在李

  • 闲适剧谈

    五卷。明邓球(生卒年不详)撰。邓球,字应明,自号三吾寄漫子,祁阳(今属湖南省)人。嘉靖十四年(1535)进士,曾任户部郎中、铜仁府知府等职,致仕归。著有《闲适剧谈》等。此书前四卷分别题为元集、亨集、利

  • 农政全书

    六十卷。明徐光启(1562-1633)撰。徐光启,字子先,号玄扈,上海县徐家汇(今属上海市)人,20岁时中秀才,36岁中举人。万厉三十二年(1604),43岁的徐光启又考中进士。崇祯五年(1632)徐

  • 调查云冈造像小记

    一卷。清代赵邦彦(生卒年不详)撰。《调查云冈造像小记》一书,共分四节:一、云冈造像史,二、北魏时云冈石窟表,三、云冈诸石窟,四、附录。第一节,著录太和七年、九年、十三年、十九年和延昌九年五碑。诸碑造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