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记纂图注义

礼记纂图注义

十三卷。元彭廉夫(生卒年不详)撰。此书见乾隆钦定《礼记义疏》,杭世骏《续礼记集说》,而系辑自《永乐大典》,为《四库全书》纂修官戴震等所编。考此书卷次可知,卷一《曲礼》谓“礼之委曲细微者”一节,第二行有“一万四百六十八卷第三页”等字,与《永乐大典目录》“卷之一万四百六十八”“礼”字注《礼记·曲礼》篇相合。《礼记义疏》在“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”一节下,引彭氏曰:“古之养老,乞言授几。七十杖于朝,八十不俟朝。欲言政者,君就之,国家优礼贤者犹尔,况少者”。与此书同。《续礼记集说》所引亦同。而《月令》所引为多,如“仲夏行冬令”下,载“彭氏廉夫曰:‘通路不通,盗贼阻,至疫金火之相干也’”。与此书合,但有节删。此书此段下有“第二万一千五百四卷一百”等字,《永乐大典目录》“二万一千五百四卷”月字下,是《月令》篇七。可知此书由《永乐大典》辑录,毫无疑义。杭氏即是在“三礼馆”中搜辑《永乐大典》的其中一人,故《续集说》采用此书处多同《义疏》。此书卷次分别是,卷一为《曲礼》,其中有“席南向北向”等图。卷二为《檀弓》,其中有“东阶西阶两楹之间”等图。卷三为《王制》及《月令·春夏》,其中《月令》有“祭先肺心肝肾”等图。卷四为《月令·秋冬》。卷五为《曾子问》、《文王世子》。其中《曾子问》有“世子生告殡”等图,《文王世子》有“干舞”等图。卷六为《礼运》至《内则》。《礼运》有“十二管相生”等图;《郊特牲》有“鸾刀图”,首段下有缺文;《内则》有“公食大夫牢豆图”等。卷七为《玉藻》、《丧服小记》、《大传》、《少仪》,缺《明堂位》。《玉藻》有“十二旒”等图;《丧服小记》有“亲始死服布深衣”等图;甚多;其“五服”等图,“父没(“殁”)为母齐衰三年,父为适子斩衰三年,母为长子齐衰期三年,庶母众子为之义服缌麻”,“子妇齐衰期”皆据《仪礼》不备录;《大传》有“四庙”等图。卷八为《学记》、《乐记》。《学记》有“国学”等图;《乐记》有“钟鼓”等图。卷九为《杂记》、《丧大记》。《杂记》有“丧冠”等图,《丧大礼》有“诸侯小敛户内陈衣于序”等图。卷十为《祭法》、《祭义》、《祭统》、《孔子闲居》,缺《经解》、《哀公问》、《仲尼燕居》。《祭法》有“大禘”等图,《祭义》有“乡射”、“乡饮”、“正齿位”等图,《祭统》有“宗庙阼阶”等图。卷十一为《坊记》、《表记》、《奔丧》、《问丧》、《间传》,缺《中庸》、《缁衣》。《坊记》有“注疏千乘之地”等图。卷十二为《三年问》、《投壶》、《儒行》、《大学》,缺《深衣》。《投壶》有“释算”等图。卷十三为《冠义》、《乡饮酒》、《聘义》、《丧服四制》,缺《昏义》、《射义》、《燕义》。《冠义》有“冠醮位”等图,《乡饮洒》有“觯洗宾阶阼阶”等图。此书解诂简明,其繁杂者,则列图示之,使人易晓,既不非薄注疏,亦不雷同抄袭。《丧礼》、《丧服》等,均重在注疏。如《三年问》下,解释“二十七月”,言“假如正月初一亲始死,至第二日小殓,第三日大殓,明日成服。至三月既葬虞祭卒哭后服;至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卜小祥;第三年正月初一日卜大祥;至三月初一日入第二十七月,又卜禫;至四月初一日入第二十八月,乃卜日吉祭”。可谓譬喻至为明晰,解《丧礼》亦如此,可谓少见。而《丧服小记》之服图及说,均完备。在宋元人礼经著述中,堪称杰作。杭氏《续集说·序》,对元人《礼》说颇为诋议,而于此书引用不少,可知尚重此书。考钦定《礼记义疏》引录姓氏,“元彭氏廉夫”,在虞氏集前;考《续礼记集说》姓氏,“元彭氏廉夫”在戴氏侗后,当为元末人。此书有题“纂修戴”、“纂修陈”的字样,戴即戴震,陈则校勘《永乐大典》纂修官。陈姓编修有陈昌图、陈昌齐、陈万青三人,而万青名次在戴震之后,或即此人。此书有小注言,“余同《注疏》,及卫湜《集说》者”。意即此书与《注疏》、《集说》同,非卫氏《集说》等有此书内容,宋卫湜不可能下见元彭廉夫之书。此书又有误书《赵氏纂图注义》者。此本有清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丽泽论说集录

    十卷。南宋吕祖谦(详见《少仪外传》)门人杂录其师学说的文集,由吕祖谦侄吕乔年最后总成。“丽泽”本为吕祖谦晚年所建书院之名,取其作书名。吕祖谦生前讲学由其门人记录,但因所记多有舛误,故告戒弟子不可传习。

  • 周易张氏义

    一卷。辑佚书,晋张轨撰,清马国翰辑,载于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中。张轨字士彦,汉常山王张耳十七世孙,官至凉州刺史。其事见于《晋书》本传及崔鸿《十六国春秋》。张璿《周易集解》中有《张轨易义》,列入二十二家中

  • 赵岐三辅决录挚虞注

    一卷。清黄奭辑。《隋志》载《三辅决录》七卷,太仆赵岐撰,挚虞注。《后汉书·赵岐传》载,岐著《三辅决录》,传于时。章怀注引《决录序》云:“近从建武以来,暨于斯今,其人既亡,行乃可书,玉石朱紫,由此定矣,

  • 字类标韵

    六卷。清华纲撰。华纲字维宁,江苏无锡人。华氏自序略谓:六书之学,形声为重,偏旁分类,始于许氏《说文解字》,自“一”至“亥”,为部五百四十,此以形定字者。音韵分类,始于周氏之《四声切韵》,沈氏继之,至《

  • 毛诗奏事

    一卷。三国魏王肃撰,清马国翰辑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《毛诗奏事》一卷,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不著录,此书久佚。王肃撰有《毛诗义驳》专攻郑玄。此则取郑玄之违失,条奏于朝,故题《奏事》。此篇是马国翰从《毛诗正

  • 易象

    二卷。清王明弼撰。王明弼字亭二,陕西人。康熙时官至凤翔府教授。该编取六十四卦大象将本义列于前,而各敷衍数语于后,实无发明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

  • 嵩山志

    二十卷。清叶封撰。叶封,字玉叔,号慕庐,浙江嘉兴人。顺治十六年(1659)进士。官河南登封县知县。志嵩山者,古来多矣。隆庆中有陆柬撰《嵩岳志》,万历中有傅梅撰《嵩书》,顺治中有焦贲亨撰《嵩高志》。叶封

  • 陆象山年谱

    二卷。清李绂(1673-1750)撰。李绂字巨来,号穆堂,江西临川(今属江西)人。康熙进士,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。治陆王理学,所撰文章对王安石事迹有所辩正。除本书外,尚著有《穆堂类稿、续稿、别稿》、

  • 纂图集注文公家礼

    十卷。宋朱熹(详见《周易本义》)撰,门人秦溪、杨复附注,后学复轩刘垓孙增注。前有朱子自序。是书分通礼一卷,冠礼一卷,昏礼一卷,丧礼五卷,祭礼二卷;其图散见各门中;其附注、增注,俱以阴文标明,字体古雅,

  • 经义丛钞

    三十卷。清严杰编。严杰,浙江钱塘人。阮元在粤督任,立学海堂课士,其刊《皇清经解》,即由严杰编次。此书首列顾栋高《春秋大事表》,非其完书,故王先谦复刻入《经解续编》中。其他如《诂经精舍文集》、《学海堂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