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祷雨录

祷雨录

一卷。明钱琦(详见《钱子测语》条)撰。嘉靖二十四年(1545)天大旱,钱琦便辑录自古以来因修德政而感化上天,降下甘雨之事,总为一卷。目的在于告诫守土之官,有规讽之意。持论较为公正。大部分内容如“桑林之祷”、“马璘之撤土龙”等,均为记载真人真事,甚有说服力。但“郁林石牛”以下诸条,则皆为征引小说之辞,多侈谈神怪,而使其内容有失本意。钱琦另有《祷雨杂记》一卷,或疑同《祷雨录》实为一书者,收入《百陵学山》之中。民国二十六年(1937)商务印书馆据此本影印《丛书集成初编》单行本。另外有《影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》本。1959年上海图书馆编《中国丛书综录》将此书收入子部术数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御览孤山志

    一卷。清王复礼撰。王复礼,钱塘(今杭州)人。此书成于清康熙三十五年(1696)。三十八年(1699),康熙南巡,王复礼则将此书进呈御览。故此书以“御览”题名。《御览孤山志》武林掌故丛编本,共一卷。分疆

  • 针灸节要

    三卷。明高武(生卒年不详)撰。又名《针灸要旨》、《针灸素难要旨》。高武字梅孤,鄞县(今属浙江)人。著名的针灸医家,爱好读书,学识广博,通天文、律宫、兵法、骑射等。嘉靖年间中武举,曾北上历览关隘险要。晚

  • 礼记训义择言

    八卷。清江永撰。作者生平详见“仪礼释宫增注”一条。是书自《檀弓》至《杂记》,于注家异同之说,择其一是,为之折衷,与陈澔之注颇有不同,然其持论多为精核。如《檀弓》“殷练而祔,周卒哭而”,江永引《左传》、

  • 真主灵性理证

    二卷。意大利卫匡国(?-1661)撰。卫匡国字济泰,耶稣会士,崇祯十六年(1643)入中国,除回罗马一次为耶稣会在仪式问题上作辩护以抗多米尼古人外,大部分时间在中国传教。清初他从杭州北行抵长城而止,所

  • 瞿塘日录

    十二卷。明来知德(详见《瞿塘易注》条)撰。此书内篇七卷,外篇五卷。内篇分十五种。一为《弄图篇》,画一个大圆圈,中间空白以象无极,外圈则用陈敷文所传《蜀中太极图形》,以黑、白二色互包,用以表示阴阳递相消

  • 四书记闻

    二卷。清管同撰。管同字异之,上元(今江苏江宁)人。少年时受业于古文大师姚鼐,工古文,与梅曾亮齐名。是书题名《记闻》,盖多得于平日师友绪论。其中述姚鼐说最多,梅曾亮、孙星衍、钱大昕等人之说也时有所引。引

  • 诗经衍义大全合参

    八卷。清汪桓(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)撰。此书以《诗经衍义大全合参》为名,大概是因为用永福黄坤五、金浦江晋云二人《诗经衍义》的旧体而略有增减的缘故。此书分上、中、下三格。下格是《朱氏集传》,中格摘录各家之

  • 六经略注序

    一卷。常爽(生卒年不详)撰。马国翰(详见《五经通义》条)辑。常爽字任明,河内温(今河南温县西南)人,魏著名的经学家。据《北史·常爽传)记载:“爽少而聪敏,严正有气慨”,“笃志好学,博闻强识,明习纬候、

  • 靖节先生年谱考异

    二卷。清陶澍(1779-1839)撰。陶澍字子霖,号云汀,湖南安化人。嘉庆进士,官至两江总督。著有《陶渊明集辑注》等。此书以王质、吴仁杰所编《陶渊明年谱》并列于前,而参以宋元以来诸家之说,为之辨证,较

  • 经谊杂识

    一卷。清末许克勤撰。克勤字勉甫,浙江海宁县人,生卒年不详,曾侨居苏州。勤学深钻,涉猎广泛,曾谓学问当法汉儒,品行当法宋儒,治学严谨务实。此书钩稽细密,对经书疑义,多有是正。如“昏礼不告庙”条,谓“士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