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等音声位合汇

等音声位合汇

二卷。清高奣映编。高奣映字雪君,姚州(今云南姚安县)人。是书取马自援《等音》、林本裕《声位》,合纂为一书。马自援又名盘什,张祥晋《七音谱》卷一谓马氏是云南霑益州(今云南沾益县)人。方本恭《等子述》也说他是“滇中人”。大概马氏原籍为陕西米脂,后移居云南。马氏主张用“正音”作图,他说:“是集惟用正音……欲知何者为正音,五方之人皆能通解者,斯为正音也。”“图中所书之字多按《正韵》。”可见《等音》与《洪武正韵》关系密切,其所谓“正音”乃“中州之正音”。是书以二十一纽统十三韵。其二十一纽为:见溪疑端透泥帮滂明非微精清心照穿审晓影来日。马书保留“疑”母,他说“疑”母“略与影母相同,其声似有似无。”“此母于宫商二音之内则另有其声,与泥、影二母实万万不同者也。虽与角徵羽三音之内与影母之声相似,其于泥母则万有不同者矣。此母盖呼之以‘移’不得,呼之以‘泥’亦不得,而实若‘移’‘泥’之二合音者也。”马氏称合口呼字为“”,称开口呼字为“商”,称齐齿启口呼字为“徵”,称撮口呼字为“羽”,称闭口混呼字为“角”。按其“宫商二音之内则另有其声”、“于角徵羽三音之内与影母之声相似”的说法,可知“疑”(〔η〕)在开、合口字中还保存着,在齐、撮呼字中则已消失,与熊忠《古今韵会举要》基本相同,与《蒙古字韵》亦有近似之处。马氏谓“疑”母为“移泥之二合音”可能没有根据。马氏分十三个韵部,他说其“十三韵与《华严》十三韵相合”,“前人分韵多寡不一,今援仅以天下之音按五音共并成一十三韵,使归于正,以合十二律及闰月之数。”其分韵大体与《五方元音》相近。他批评《洪武正韵》分韵云:“并成七十六韵可谓革繁而从简矣。但其间犹有当为一韵而误分为数韵者,如平声先之与删寒覃盐,东之与庚,真之与侵,萧之与爻,支之与齐、鱼是也。”马氏十三个韵部、每部各分五音,该有韵母六十五位,但有些音没有韵母,实际只有四十三个具体韵母。马氏分声调为平、上、去、入、全(阳平)五类。此书各图的排列法有特殊之处。它首先把韵母按宫商等分为五大类,一类之中则按声调的不同列图。声调又系以宫商之名。各图之内横列二十一纽,以见溪等为标目,上面注明“喉”“牙”等,纵列十三韵,纵横交会处,有字者表出之,无字者以一号表示。全书共分二十五图。《声位》作者林本裕,字益长,本辽东人,生长于云南。他认为字音“各有分位,而不可移”,“有其声即有其位”,所以称本书为《音位》。他对马书有所修正。亦分声调为五类,唯认为“两平分列首尾,中夹三仄,殊不自然,亦似是而非”,所以改从方以智,称为开、承、转、纵、合。林氏亦分十三韵部,但对马氏有所修正。林氏将入声韵分为五部,归字与马书略有不同。林书在马书二十一纽基础上又增多四纽。列图原则是调统呼,与马书相反。全书亦分二十五图,列字与马书略有不同。总之,《声位》与《等音》的关系十分密切,林书对马书有所修正。《等音声位合汇》刊入《云南丛书初编·经部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文学兴国策

    二卷。美国林乐知(详见《中国关系论》)译,吴江林廷旭述。同治十年(1872),日本政府首次派员出使外国,日本官员森有礼(1847-1889,曾于1875-1878任驻华公使)被派往美国任职,并奉政府命

  • 阳山县志

    二十二卷。清万光谦纂修。万光谦字敬怀,浙江嘉兴人,进士,乾隆七年(1742)任知县。明永乐间县令李黾始修县志,万历间二次续修,清顺治县令熊兆师复修。明志早已不存,《熊志》乾隆间尚在,而漫漶不可辨识。乾

  • 周易引经通释

    十卷。清李钧简撰。钧简字秉和,湖北黄冈人,乾隆进士,官至卿贰。作者以为《易》为五经之原,论语学易章后,继言诗书执礼,故依通行注疏之顺序,博采书、诗、三礼、三传、论语、孟子、国语、大戴记、尔雅、逸周书、

  • 丧礼详考

    二卷。清张羲年撰。生卒年不详。羲年字淳初,号潜亭。浙江余姚县(今浙江省余杭县)人。以拔贡任教谕。四库征书,诏访求学官淹博者,得羲年等三人,皆一时之望。举顺天乡试,又以修书劳绩赐进士,未及与试卒。是书前

  • 察哈尔通志

    二十八卷首一卷,民国宋哲元修,梁建章纂。宋哲元,字明轩,山东乐陵人,历任冯玉祥部下师长、二十九军军长、察哈尔省主席。1935年《何梅协定》后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。梁建章,字式堂,河北大城人,清末举人

  • 端人集

    四卷。清彭泰来(生卒年不详)编。彭泰来,字子大,号春洲,高要(今属江苏)人,约嘉庆、同治时在世。嘉庆拔贡。著有《昨梦斋文集》。此集为地方诗总集。前有彭泰来自序,称:“清代诗歌繁盛,而泰来有感于其郡尚无

  • 芝园秘录初刻

    七种,十四卷。明茅瑞征(详见《虞书笺》)编辑。丛书汇辑宋人杂著七种:《易说》二卷,宋吕祖谦撰;《诗论》一卷,宋程大昌撰;《二老堂杂志》五卷,宋周必大撰;《东南防守利便》三卷,宋吕祉辑;《杨公笔录》一卷

  • 先醒斋笔记

    见《先醒斋广笔记》。

  • 大易缉说

    十卷。元王申子撰。王申子字巽卿,邛州(今四川邛崃)人,生平不详。田泽述刊书始末,称皇庆二年(1313年)四月湖广行省札付王申子充武昌路南阳书院山长、又称前邛州两请进士,寓居慈利州天门山,垂三十年,始成

  • 王氏杂纪

    十四卷。明王兆云(约1601年前后在世)撰。王兆云,字元桢,麻城人。生卒年、生平均不详。著有《词林人物考》十二卷等多部书。《王氏杂记》这部书包括湖海搜奇二卷,挥麈新谈二卷,白醉琐言二卷,说圃识余二卷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