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经序录

经序录

① 五卷。朱睦(1517——1586)编。睦,明代周王朱六世孙,字灌甫,号西亭,又号大山、东陂居士,濠州钟离(今安徽凤阳)人,明朝著名学者、藏书家。官封镇国中尉,万历年间举周府宗正。睦深通经学,对《周易》、《春秋》尤有研究。一生藏书宏富,起万卷堂讽诵其中,归有光称其“修学好古,有河间大雅之风”。睦一生著述甚丰,有《五经稽疑》、《经序录》、《授经图》、《春秋诸传辨疑》、《读易识疑》、《周国世系表》、《明帝世表》等若干种。《经序录》一书流传绝罕,现存本亦缺卷一,其卷二是《尚书》类诸序,由此推知,所缺的是全书序例和《周易》类诸序。此书所收,上自周汉,下讫元明。《尚书》类,始孔安国《尚书·序》,终刘三吾《书传会选·序》,共十八篇;《毛诗》类,始卜商《大序》,终翟思忠《诗传旁通·序》,共十八篇;《春秋》类,始何休《春秋公羊解诂·序》,终湛若水《春秋正传·序》共三十一篇,《三礼》始孔颖达《礼记·序》,终湛若水《二礼经传·序》,共十六篇。至于传注训释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尔雅》的经学著作,其序言一概未录,后世学者以此为憾。睦治学素以完备、广博著称,而此书收录止此,其中自有斟酌,可惜卷一失传,全书体例不得而知。此书有明最乐堂刊本和明嘉靖三十九年(1560年)刊本。② 一卷。清吴承渐(生卒年不详)辑。承渐字公仪,天都(今甘肃固原)人。此书收录前人传注十三经著作的序言,《周易》录有王弼《略例》、孔颖达《正义序》及八论;《尚书》录有孔安国《书传序》,孔颖达《正义序》,蔡沈《书传序》;《毛诗》录有孔颖达《正义序》、朱熹《序》;《三礼》录有孔颖达《正义序》二,贾公彦《注疏序》;《春秋》录有杜预《集解序》,孔颖达《正义序》,程颐《春秋传序》,胡安国《春秋传集传序》,子夏《大序》,朱熹《诗序辨序》,何休《公羊传序》,范宁《穀梁传序》;《孝经》录有邢昺《注疏序》,郭璞《序》;《论语》录有何晏《集解序》;《孟子》录有孙奭《正义序题辞解》。归有光为朱睦《经序录》所作序被置于全书卷首。自称睦一书不曾得见,但睦的辑书之意、辑书之举与自己相同,所以将其序言收录进来。吴承渐与朱睦都有经解序录,但是睦所辑历时弥久,下至元明两朝,每种经书录序少则十几篇,多至三十几篇,而承渐只收至唐宋两朝,且每种经书录序仅数篇;但是睦没有涉及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尔雅》,而承渐的《经序录》十三经无所不备。这是两书互存异同、各有优劣之处。有旧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合音例证

    二卷。近人尹桐阳撰。桐阳字侯青,湖南常宁县人。尚著《论语笺》、《尔雅义证》、《礼记笺》、《墨子新释》、《商君书新释》、《小学定律》诸书。是书汇举典籍中合音之字,分为九类,每类之下,各举例证以实之,总凡

  • 正韵汇编

    四卷。明周嘉栋(生卒年不详)撰。嘉栋字隆之,黄州(今湖北黄冈)人。万历己丑(1589年)进士,官至监察御史。此书取《洪武正韵》按偏旁分为八十部,所分各部与部中所列各字,均以笔画多少为序。每字之下仍各注

  • 袁文荣诗略

    二卷。明袁炜(1507-1567)撰。袁炜字懋中,浙江慈溪人。嘉靖十七年(1338)会试第一、殿试第三,官至建极殿大学士。与李春芳、严讷、郭朴并称为“青词宰相”。谥文荣。著有《袁文荣公集》。此集共二卷

  • 天佣子集

    十卷。明艾南英(?-1647)撰。艾南英,字千子,号天庸子,江西东乡人,官至兵部主事,改御史。七岁作《竹林七贤论》,学识渊博,莫不周悉。与同郡章世纯、罗万藻、陈际泰收兴文化为己任,被世人称谓“章罗陈艾

  • 春秋心印

    十四卷。明郑銶撰。郑銶,上海(今上海市)人。万历中由贡生任青田县训导。该书取宋人林尧叟《春秋句解》中所作的提要,推广其门目,按类摘取《春秋》经传文字,疏列于下,并杂引诸儒之说,断以己意。卷首列有《春秋

  • 寒香草堂集

    四卷。清刘元燮(约1745年前后在世)撰。刘元燮字孟凋,湖南湘潭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雍正八年(1730)进士,官至山西道御史,缘事降广西布政司经历。元燮工诗,著有《寒香草堂集》四卷、及《耨学斋稿》、《梅

  • 宵练匣

    十卷。明朱得之(生卒年不详)撰。朱得之字本思,号近斋,自号参元子,乌程(今浙江省湖州市)人。一说为靖江(属江苏省)人。以贡生为江西新城县丞,颇得邑人称道。从学于王守仁,其学颇近于老氏。著有《参玄三语》

  • 说文义例

    一卷。清王宗诚(1764-1837)撰。宗诚字中孚,号莲府,一作廉府,青阳(今属安徽)人。乾隆五十五年(1790)进士,官至兵部尚书。此书系就《说文解字》撮举六书大义,论述重点为形声、转注二书。论及形

  • 重辑苍颉篇

    二卷。近代王国维撰。参见《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》。《苍颉篇》本为秦相李斯所作,汉人合以车府令赵高所作《爰历篇》、太史令胡毋敬所作《博学篇》为《苍颉篇》,而后扬雄作《训纂篇》、贾鲂作《滂喜篇》,合之号曰

  • 三河县志

    十六卷,首一卷。清陈昶修,王大信等纂。陈昶,浙江人,出身举人,乾隆二十一年(1756)任三河知县。王大信,江南人。三河县志创修于明代,后散佚,乾隆二十一年陈昶继任知县后,着手史料的搜集考订,二十四年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