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经训堂丛书

经训堂丛书

二十一种,一百六十八卷。清毕沅(1730-1797)编辑。毕沅字纕蘅,号秋帆,又号灵岩山人,江南镇洋(今江苏太仓)人。乾隆二十五年进士,历官陕西巡抚、湖广总督。留心于经史小学,旁及舆地金石之学,尝谓“经义当宗汉儒,说文当宗许慎,编年史涑水先生最长”,可见其为学之精博。以好士知名,著名学人钱大昕、邵晋涵、章学诚、洪亮吉、黄仲则等先后在其幕中,所著《续资治通鉴》二百二十卷,即集钱、邵、章等诸人之力而成。其他著述有《山海经晋书地理志校注》、《关中胜迹图记》、《西安省志》、《关中中州山左金石诸记》、《灵岩山人诗文集》等等。所辑《经训堂丛书》所收诸书,均为实用之书,共二十一种:晋郭璞《山海经》、清毕沅《夏小正考注》、清毕沅《老子道德经考异》、周墨翟《墨子》、周晏婴《晏子春秋》、秦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》、清毕沅《释名疏证》(分正字本、篆字本两种)、晋王隐《王隐晋书地道记》、晋佚名《晋太康三年地记》、清毕沅《晋书地理志新补正》、汉佚名《三辅黄图》、宋宋敏求《长安志》、清惠栋《易汉学》、清毕沅《说文解字旧音》、清惠栋《明堂大道录》、清惠栋《禘说》、清毕沅《关中金石记》、清毕沅《中州金石记》、清毕沅《音同义异辩》、清毕沅《经典文字辨证书》。其中《吕氏春秋》、《释名疏记》根据善本重为校辑,最称精赡;《墨子注》为孙诒让《墨子闲诂》之前最完善的注本;《晋太康三年地记》、《长安志》等书,则为考西北史地者所必征。全书由毕沅与孙星衍校勘,据善本而重为辑正,向以精赡见称,为丛书中之上品。通行版本有清乾隆中镇洋毕氏刊本、清光绪十三年(1887)上海大同书局据清毕氏刊本影印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经苑二十五种

    二百五十卷。清钱仪吉(1783-1850)编。钱仪吉字霭人,一作蔼人,初名逵吉,号衎石,又号心壶、新梧,浙江嘉兴人。嘉庆十三年(1808年)进士,改翰林院庶吉士、授户部主事、累迁给事中。后因事罢官,主

  • 潜室札记

    二卷。清刁包(1603~1669)撰。刁包字蒙吉,号六用居士,祁州(今河北无极)人。明天启七年(1627)举人,再试不第,遂弃举子业,以著述讲学为事。清兵入关,隐居不出,于城隅建斋曰“潜室”,闭户读书

  • 乾隆英使觐见记

    三卷。英国马戛尔尼(Macartney)撰,江阴刘复译。该书记以马戛尔尼为正使的英使团,于乾隆五十七年(1792年)赴热河觐见清廷皇帝之经历。现有中华书局本。

  • 心书

    一卷。旧本题汉诸葛亮撰。然考宋以前诸家书目均不见著录,明焦竑《国史经籍志》卷四兵家类著录“孔明《心书》一卷。”其书晚出之证明矣。或云陶宗仪《说郛》作《新书》,至明弘治间关西刘让锓之于木,始改名曰《心书

  • 九经辨字渎蒙

    十二卷。清沈炳震(生卒年月不详)撰。炳震字寅驭,号东甫,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。岁贡生,乾隆初,举博学鸿词科不遇。专攻古学,考订博辨,一生著述颇丰,除此书外,尚有《新旧唐书合抄》、《廿一史四谱》、《唐诗

  • 杨端洁集

    不分卷。明杨时乔(约1580年前后在世)撰。杨时乔,字宜迁,号止庵,江西上饶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四十四年(1565)进士。累官吏部左侍郎。著有《周易古今文全书》。此集为其子圣践所编。江右之学,只杨时乔

  • 清香阁诗钞

    二卷。清姚德耀撰,姚德耀,字景孟,安徽桐城人。清代诗人。是清代文学家、文学批评家、古文家姚鼐之姑母。为山东通判马书香之妻。此书刊入道光十四年(1844)嫏嬛别馆《国朝闺阁诗钞》第三集中,共收诗十首。

  • 芳洲集

    十卷。明陈循(1385-1462)撰。陈循,字德遵,号芳洲,泰和(今江西泰和县)人。明永乐十三年(1415)进士第一,授翰林修撰。宣德间进学士,正统十年(1445)以翰林学士入内阁典机务,累迁户部右侍

  • 静安八咏诗集

    一卷。元释寿宁编。寿宁字元为,号一庵。生卒年不详。上海人。居于邑西静安寺。寺有七处名胜古迹:赤马碑、陈桧、虾子潭、讲经台、沪垒、涌泉和芦子渡。寿宁又种植桧竹桐柏,自号曰绿云洞,续为第八景,因作静安八咏

  • 从戎识略

    二卷。清末刘典(生卒年不详)撰。典字克庵,谥果敏,湖南宁乡人。咸丰六年(1856年)典从湘军将领罗泽南,攻武昌,泽南死,遂从左宗堂,转战江西皖南,积功至布政使、甘陕军务帮办,从左宗堂数十年。该书即记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