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老子识小

老子识小

一卷。清郭阶(详见《周易汉书考》)撰。郭阶认为;黄帝之前,不知何所谓儒,也不知何所谓道。“道”寄托于虚无,百姓安心于自然。孔子集天、地、人之大成,以儒家学说贯穿始终,但他不参照其他诸家之言论,不能知天、地、人之所以成大成的原由。老子是诸家言此论之首,所以郭阶想用道、儒互通、互补来解释老子、孔子的学说。此书以儒说释解《老子》。如“道冲而用之或不盈”,释为“冲即冲也;用,庸也,即中庸之道”。如其释“昔之得一者,一谓不贰也”,为“不贰者诚也,诚者道也”。还有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,释解为“一大也,阳也。生二,地也;阴也。天地一二交成三,故曰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天地交而万物生,人物皆物也,人物纯驳,皆秉天地交之和。非生和,故中庸言中和。”等句,以儒释道,有一定的道理。而释解“专气致柔,柔其阳,并阴柔”等说则未免牵强。此书从道、儒两方面相互阐述,可窥老子、孔子学说之精华。而以儒释道,实非首创,也无新义。然其舛误虽多,也不可尽废。对于后人研究《老子》仍有可参考之处。现存《春晖杂稿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揭阳县志

    八卷首一卷。清刘业勤修,凌鱼纂,李华国重订。刘业勤字诚基,号柴峰,广西贵平人,拔贡,知县,乾隆四十年(1775)任。凌鱼,参见《番禺县志》。李华国,黔西州人,举人,知事,乾隆四十六年(1781)任。旧

  • 史续

    十八卷,清朱里撰。朱里字商角,号青莱,浙江钱塘(今属浙江省杭州市)人,明末诸生。《史续》取起于汉代至于宋代的一千五百九十九人,每人予以论断,作者持论甚正,但也是有为而发。与同时黄鹏扬的《读史吟评》一样

  • 物理小识

    十二卷。明方以智(1611-1671)撰。方以智,字密之,号鹿起,又号曼公,桐城(今属安徽)人,为明末四公子之一。崇祯十三年进士,官翰林院检讨。清兵入关以后,南走广西,桂王亡,出家为僧,改名大智,字无

  • 桂林点易丹

    十六卷。明顾懋樊撰。懋樊字霖调,仁和(今浙江余杭)人。他自题桂林,是举他所居之地而言。崇祯中副榜贡生。科分不详。此书前面有其父《七宝山解易影》多则,还有《诸儒姓氏考》一卷,罗列从周代到明朝的几百《易》

  • 麟旨明微

    十二卷。明吴希哲(生卒年不详)撰。希哲字睿卿,青溪(在今南京市)人。该书是为科场制义而作,供学子揣摩。取《春秋》经中及三传解经处可作试题的,截其中二三字拟定题目,各以一破题概括其意,进行讲解,诠注作文

  • 姑熟帖

    刻于宋淳熙间。现只存残石,可见者只有苏子美诗半首,苏东坡诗文五篇,陆放翁诗九首,有完有缺;其中苏子美诗为淳熙戊戌(1178)杨倓刻,苏东坡诗文为淳熙十六年(1190年)洪遇刻,陆放翁诗则年月及刻者姓名

  • 新学伪经考

    十四卷。近人康有为(1858-1927)撰。康有为原名祖诒,字广夏,号长素,又号更生,广东南海县人,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,思想家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进士,官工部主事。组织领导了爱国维新运动,失败后

  • 茶寮记

    一卷。明陆树声(详见《平原题跋》)撰。是书是陆氏罢官家居之时,与终南山僧人明亮同试天池茶而作。书中内容主要分人品、品泉、烹点、尝茶、茶候、茶侣、茶勋七则,每则仅寥寥数语,不过寄寓心意而已,不可供考据之

  • 救偏琐言

    十卷。清费启泰(生卒年不详)撰。费启泰字建中,湖州(今属浙江)人。少攻儒学,科举不中,遂转攻医学,精于痘疹。费氏认为痘疹流行与天时有关,拘于古法,不免误治,于是结合自己临床经验撰成此书。此书专论痘科,

  • 小山词校记

    一卷。清朱孝臧(1857-1931)撰。朱孝臧生平事迹见《淮海居士长短句校记》辞条。孝臧得赵氏星凤阁藏明抄本晏几道《小山词》,以校毛氏汲古阁本,择善而从。既以刊行,复撰校记于后。除用毛本外,参以汪大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