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知格物解
二卷。清代魏裔介(见《孝经注义》)撰。此书上卷记载了二程(程颐、程颢)、朱熹关于格物致知方面的论述,下卷摘列了历代儒家格物致知的学说,书后附有作者所写的“辩格物致知”二篇:一篇叫《致知格物非物欲扦格》,一篇叫《致知格物非去不正以全其正》。还有《与孙承泽论学书》一篇、《或问》一篇。本书对儒家“格物致知”学说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作用。有《魏贞庵遗书》本。
二卷。清代魏裔介(见《孝经注义》)撰。此书上卷记载了二程(程颐、程颢)、朱熹关于格物致知方面的论述,下卷摘列了历代儒家格物致知的学说,书后附有作者所写的“辩格物致知”二篇:一篇叫《致知格物非物欲扦格》,一篇叫《致知格物非去不正以全其正》。还有《与孙承泽论学书》一篇、《或问》一篇。本书对儒家“格物致知”学说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作用。有《魏贞庵遗书》本。
十四卷。清潘奕隽(1740-1830)撰。奕隽字守愚,号榕皋,又号水云漫士,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乾隆己丑(1769)进士,官内阁中书,户部郎中,工部主事。工行楷篆隶,善画山水,著作尚有《三松堂文集》等
见《水浒传》。
四卷。王家屏撰。王家屏(1536-1603),明山西大同山阴人,字忠伯,号对南。隆庆戊辰(1568)进士。万历(1573-1620)初进修撰,充日讲官,再迁侍讲学士。十二年(1584),以吏部左侍郎兼
十四卷。明张九一(1533-1598)撰。张九一,字助甫,号周田,河南新蔡人。嘉靖三十二年(1553)进士。官至右佥都御史、巡抚宁夏。《明史·文苑传》附见王世贞传中。世贞诗亦谓吾党有三甫。即余日德(德
四十卷。不著编辑者名氏。前有洪武三十一年(1398)凝真子序,并庆府图章。以史考之,乃庆王,为太祖第十六子。好学有文。洪武二十六年(1393)就藩宁夏,三十年始建邸。是书刊于三十一年,则在建邸后。序称
二卷。清江标(1860-1899)撰。江标字建霞,号萱圃,江苏元和(今苏州)人。光绪十四年(1888年)进士,官至湖南提学使,以赞成变法维新,戊戍(1898年)后被罢官。标博学,工诗词,著有《红蕉词》
十二卷。清孙诒让撰。孙诒让生平事迹详见《周礼正义》。此书为作者校订群书杂记,自《易经》至《文心雕龙》,凡七十七种。初则札记于简,继则迻录成帙,因定书名为《札迻》。体例略仿《群书拾补》,校列异文,或考篇
七卷。明王世贞(生平见《弇山堂别集》)撰。此书名“弇州山人”是王世贞之号。考王世贞《弇州四部稿》有杂文跋、墨迹跋、墨刻跋、画跋、佛经跋诸类。此本只有墨迹跋三卷、墨刻跋四卷。可能是只取稿中书法题跋部分而
二卷。明闵元衢(详见《罗江东外纪》条)编。起初,都穆采古来高逸之事,撰成一书,题名为《玉壶冰》,经宁波张孺愿稍加删补,改题为《广玉壶冰》。闵元衢仍感未尽,仍又增定此编。共二卷,卷一为纪事,卷二为纪言。
无卷数。清魏裔介撰。魏裔介详《孝经注义》条。明永乐间胡广等人撰集的《四书大全》冗滥芜杂,读者难以得其要领,魏氏遂删繁就简而为一编,以使读者易于诵读。但其所摘并未独得《四书大全》之精华,可谓立意尚好,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