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峰谈话
四卷。明茅元仪(约1636年前后在世)撰。茅元仪,字止生,号石民,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,茅坤之孙。生卒年均不详。官翰林院待诏,曾改授副总兵官。茅元仪著作宏富,有《嘉靖大政类编》等多部。《西峰淡话》一书多论明末时政,其评断明代制度、多本于元,而且尽可能平情公议,不是明代那些挟持私见、曲相排抑的议家所能比拟。但是书中那些愤激已甚的言词,也在所难免。这是当时诟争的社会积习。有《续说郛》本、《古今说部丛书》本均一卷。
四卷。明茅元仪(约1636年前后在世)撰。茅元仪,字止生,号石民,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,茅坤之孙。生卒年均不详。官翰林院待诏,曾改授副总兵官。茅元仪著作宏富,有《嘉靖大政类编》等多部。《西峰淡话》一书多论明末时政,其评断明代制度、多本于元,而且尽可能平情公议,不是明代那些挟持私见、曲相排抑的议家所能比拟。但是书中那些愤激已甚的言词,也在所难免。这是当时诟争的社会积习。有《续说郛》本、《古今说部丛书》本均一卷。
二十卷。清刘始兴(生卒年不详)撰。始兴字子彦,江苏金坛(今江苏金坛县)人。此书首有始兴就正启及总序,又有其弟所述要旨即凡例。此书分《本传》八卷,《诗次问》二卷,《诗次补言》一卷,《诗表》二卷,《总辨》
二卷。清张学鸿诗稿。其子张文达属胡九思书以刻石。张学鸿字潜斋,张文达字乐山,胡九思字子寿,号默轩。此书小楷工整,学赵松雪。其诗上卷古体,下卷近体。喜庆二十一年(1816)刻成。摹勒者陈景微,为当时刻石
①七十六卷,首一卷,末一卷,清陈兰森等修,熊为霖、谢启昆纂。陈兰森,字长筠,广西桂林人,乾隆二十二年(1757)进士,官至刑部主事、员外郎中,曾参订校正《太平寰宇记》,又校订并重刊《大清一统志表》。乾
十二种,十五卷。不著编辑者姓名。该书所收均属兵家类著作。盖明末时鉴于文辞日浮、武备日弛,边疆战事日益紧急,于是明政府决定士子加习武备,科举考试也相应增加此类内容。《韬略世法》即为适应当时形势而编辑。目
不分卷。清沈梦兰撰。梦兰字古春,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,乾隆举人,官至宜都知县。所著有《周易学》、《尚书学》、《毛诗学》、《周礼学》、《孟子学》、《沟洫图说》等。此书不分卷,上、下经共六十四卦,每卦先讲
一卷。清章静宜(约1671年前后在世)撰。章静宜,字湘御,吴县(今属江苏苏州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顺治中,为诸生。从学于宋实颖,与吴伟业酬唱。著有《吾好遗稿》。是集收诗三百余首。前列近体诗,后为古体诗。
无卷数。明方凤撰。方凤字时鸣,号改亭,昆山(今江苏昆山县)人。正德进士,历任御史。武宗南巡时疏论七事。世宗即位后数争大乱,以灾异来指切弊政,从而被调为广东提学佥事,谢病归卒。《方改亭奏草》载奏议一十八
六卷。附《春秋大全字疑》一卷,《礼记大全字疑》一卷,清吴浩(详见《十三经义疑》)撰。此书因十三经注疏而作。明王鏊《震泽长语》称其时惟汀州版存,而汀州版亦不易见,所流传的只有万历中北监版及毛晋汲古阁版,
一卷。明唐枢(详见《宋学商求》条)撰。唐枢于嘉靖十一至十二年(1532-1533)间讲学于嘉兴,由其门人将其所讲录为此编。初名《四书杂问》,后由邑令周显宗改题《嘉禾问录》。书中所言格致心性诸说,率宗王
一卷。清郝懿行(1757-1825)撰。懿行字恂九,山东栖霞人。平生著述颇多,主要有文集十二卷,笔录六卷,《证俗文》十八卷,《宋琐语》一卷,《尔雅义疏》十八卷,《易说》十二卷等。《颜氏家训校记》为懿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