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观古堂所著书

观古堂所著书

二集,十六种,三十五卷。清末民国初叶德辉撰。是书以考订古本、搜辑佚书为主。如据日本天文本单经《论语》作校勘记;《淮南子》汉人注有高诱,许慎两种,而许注多淆乱于高注中,叶德辉据《意林》等,辑出许注,名《淮南鸿烈间诂》。其十六种为:第一集,《天文本单经论语校勘记》一卷、《孟子刘熙注》一卷(叶德辉辑)附《刘熙事迹考》一卷、蔡邕《月令章句》四卷(叶德辉辑)、《古今夏时表》一卷附《易通卦验节候校文》一卷、《六书古微》十卷、《释人疏证》二卷、山涛《山公启事》一卷《佚事》一卷(叶德辉辑)、《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》二卷、孙柔之《瑞应图记》一卷(叶德辉辑)。第二集,《鬻子》二卷(叶德辉校辑)、《郭氏玄中记》一卷(叶德辉辑)、《淮南鸿烈间诂》二卷(叶德辉辑)、《淮南万毕术》二卷(叶德辉辑)、《傅子》三卷附订讹一卷(叶德辉辑并撰订讹)、《晋司隶校尉傅玄集》三卷(叶德辉辑)、《觉迷要录》四卷、《古泉杂咏》四卷、《消夏百一诗》二卷、《藏书十约》一卷、《游艺卮言》二卷。有清光绪年间长沙叶氏刊本,民国八年(1919)重编印本增入四种(《六书古微》、《觉迷要录》、《藏书十约》、《游艺卮言》)共二十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孟子文说

    七卷。清康浚撰。是书首有黄靖本、岳震川序。又有康浚自序以及杂论、凡例。自序说:“说书不说道理,直说圣贤意之所之……得其意,则道理不说自在。”杂论中说,《孟子》七篇中,前数篇率论为政治国王天下以及出处大

  • 啸入新篁一里行,万竿如瓮琐龙泓。惊巢翡翠无寻处,闲倚云根刻姓名。

  • 竹坡词

    三卷。宋周紫芝(1082-1155)撰。周紫芝字少隐,自号竹坡居士,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绍兴中登第,历官枢密院编修、右司员外郎、知兴国军。《书录解题》载《竹坡词》一卷,此本作三卷。考卷首高邮孙竞序称,

  • 八分书辨

    一卷。清杨锡观撰。参见《六书辨通》。是书系考辨八分书体之作。关于八分,历代众说纷纭,言人人殊。杨氏辨之曰:“八分即汉隶,今楷之别名尔。”“汉之隶皆可谓分,其从篆体者,即八分是篆二分是隶也;其与正楷无异

  • 古本大学集解

    一卷。清李棠阶撰。棠阶字文园,号强齐。河内人。道光二年(1822)进士。官至礼部尚书,军机大臣。棠阶治学,得力新建致良知说,以治心克己为至要,于紫阳无抵牾,故居敬穷理,一守程朱之法。著有《强齐日录》、

  • 转注考

    《比雅》亦名《转注考》,详见《比雅》。

  • 莱芜县乡土志

    一卷。清何联甲编。何联甲,湖北安仁县人,拔贡出身,光绪三十年(1904)任莱芜县知县。莱芜邑志创修于明嘉靖二十七年(1548)知县陈甘雨,再修于康熙十一年(1673)知县钟国义,自此以后,即未有续者。

  • 四书辨疑

    十五卷。本不署作者姓名,以书中之语推求,当是元人所为。朱彝尊《经义考》著录撰《四书辨疑》者四家,为胡云峰、陈天祥、陈成甫、孟长文等四人。该书多取元王若虚非诋《四书集注》之语,且据苏天爵《安熙行状》所云

  • 古书世学

    六卷。明丰坊(详见《古易世说》)撰。《古书世学》所列经文据今、古文石经,并兼采日本、朝鲜二古本以相契合,故称“古书”。坊以楷书解释经文,取其先祖宋代丰稷的正音,曾祖父丰庆的续音,父亲丰熙的集释,又自为

  • 采芹录

    四卷。明徐三重(详见《余言》条)撰。此书共四卷,第一卷论养民、教民,第二卷、第三卷多论学校贡举、政事利弊,第四卷多论明代人物臧否,大致皆考稽典故,究悉物情,持论较为平实,无激烈偏驳之见,也无恩怨毁誉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