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警世奇观

警世奇观

十八帙(残)。目录下题“古闽龙钟道人汇辑,豫金呵呵道人校阅”。封面题“博古斋评点小说”。编选者不知何人。话本小说选集,目有十八帙,残本存第一、二、三、四、六、九、十、十一、十二帙。坊刻小本博古斋编订的《燕居笔记》,亦题“闽潭龙钟道人辑,豫金呵笑道人校阅”,与此书编者当为一人。《燕居笔记》所收的小说,亦多转录自此书。此书第十四帙选自《西湖佳话》,《西湖佳话》刊于清康熙癸丑(1673),则此书的编刊,当在其后。书中所收小说,一篇选自《西湖佳话》,一篇选自李渔的《无声戏》,其余能查明出处的,均选自“三言二拍”。选文亦见不出有何取舍原则,殆与《觉世雅言》之编刊情况类同,随意抄掇而已。题名《警世奇观》,亦为拾掇冯梦龙“三言”中《警世通言》和抱瓮老人《今古奇观》的题名,故其书除可证“三言二拍”等小说的影响外,别无可提及的价值。有清刊袖珍本,日本长泽规矩也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性理会通

    七十卷,《续编》四十二卷。明钟人杰(生卒年和事迹不详)撰。钟人杰字瑞先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此书成于崇祯七年(1634),即在《性理大全》的基础上,而增加明人的学说。故袁宏道、陈继儒等皆跻于理学儒先

  • 释诗

    一卷。清何西夏撰。此书为《西夏经义》之一种。首为《诗序》,其下依次为《诗说》、《删诗论》、《国风雅颂分释》、其中大雅、小雅部分较详,间有精到之语。有道光十三年(1833年)刻本。

  • 字画辨

    四卷。清甘会昌(生卒年不详)撰。会昌字廷俞,号聚轩,江西奉新人,邑诸生。是书一以《康熙字典》为宗辨世俗字迹之讹谬,其例言有七:(1)字必从正,不可从俗。俗者原有此字,今悉注明,庶临写不致误从。(2)字

  • 钟律通考

    六卷。明倪复(生卒年不详)撰。复字汝新,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。是书凡二十七章,始于《黄钟本原》,终于《风雅十二诗图谱》。其中或标卷目,或不标卷目,疑传写者有所佚脱,非其旧书。卷首有嘉靖丙戌(1526)

  • 新订中州全韵

    见“增订中州全韵”。

  • 蔡氏律同

    二卷。明蔡宗充(生卒年不详)撰。蔡宗兖字我斋,山阴人,正德丁丑(1517)进士,官至兴化府教授。该书以《本性》、《稽数》、《候气》三篇为上卷,以《文声》、《协律》、《制器》、《正度量权》四篇为下卷。其

  • 农丹

    一卷。清张标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标,江都(今江苏江都县)人。顺治壬辰年(1652)中进士。《农丹》一书完成于顺治庚子年(1660)。该书分为天时、地利、亲田、养种、粪壤、人事、辨谷、占验等十篇(其中地

  • 岳归堂集

    十卷。明谭元春(1586-1637)撰。谭元春,字友夏,湖北天门人。天启七年(1627)举人。《明史·文苑传》附见袁宏道传中。隆、万以后,公安三袁开始攻击李、王诗派,以清巧为工,风气一变。天门钟惺更标

  • 澄海县志

    二十六卷首一卷。清李书吉、王恺修,蔡继绅纂。李书吉,江苏常熟人,举人,以孝廉作宰,通诗书。旧志始于明万历二十三年(1595)县令王嘉忠修,邑人王天性纂,至乾隆二十九年(1764)三度重修。县令李书吉虑

  • 刘子

    十卷。又名《新论》、《刘子新论》、《流子》、《德言》等。关于此书的作者,历代众说纷纭,迄今尚无定论。有的认为是梁东莞(属今山东沂水)刘勰撰;有的说是北齐阜城(属今河北冀州)刘昼撰。也有人主张作者是汉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