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诚斋易传

诚斋易传

二十卷。杨万里(1127——1216)杨万里,字廷秀,号诚斋。南宋吉州吉水(今江西吉水)人。历永州零陵丞、太常博士、太子侍读、左司郎中、秘书少监、宝谟阁学士等职。文章行谊,冠绝当世。亦善长作诗,构思新颖精巧,世人称为“杨诚斋体”。与尤袤、陆游、范成大并称“南宋四家”。终身师事紫岩先生张浚,颇得其学精髓,学者称诚斋先生。著有《诚斋易传》、《庸言》、《诚斋挥尘录》、《四六膏馥》、《天问天对解》、《诚斋集》、《千虑策》、《锦绣论》、《分类诚斋文脍后集》、《诚斋诗话》等。其《易》学属于义理派。发挥程颐《伊川易传》的思想,反对象数派、图书派《易》学,在宋代和后世有重要影响。在解释《周易》经文时,十分重视引用史事阐发经文含义,注意义理讲解的连贯性,不拘泥于文字训诂和注疏,不割裂义理。认为《易》是圣人通变之书,依据过去的事情,推测、预知事情在未来的发展变化,指出易之道也就是天理。其《易》学轻言理、数,重点在于讲人事。《诚斋易传》二十卷,前十六卷解上下经,卷十七、十八解《系辞》,卷十九解《说卦》,卷二十解《序卦》、《杂卦》。每于《易》辞之下,博引三代至唐之史传为正,间有个人意见穿插其中。提出只有中,才能中天下之不中;只有正,才能正天下之不正。中正立,则万变通。还指出《易》古无文字,八卦的卦画就是文字。该书可称为义理派《易》学的名著。宋时曾与《伊川易传》并刻刊行,名为《程杨易传》。后人评价不一,多有贬抵者。但由于该书固有的价值,使“其书究不可磨灭,至今犹在人间也”(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卷三《经部·易类三》)。有《武英殿聚珍版丛书》本,闽覆本,道光三十年(1850年)刊《经苑》本。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《四库易学丛刊》收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几何补编

    四卷。清梅文鼎(详见《历算全书》)撰。《几何补编》是一部论述正多面体和半正多面体性质和计算的著作,写于1692年。书前梅文鼎自序说:“壬申(1692)春月,偶见馆童屈篾为灯,诧其为有法之形,乃复取《测

  • 滁州志

    ①三十卷。清余国修,潘运皞纂。余国,字云樵,湖广武昌府大冶县(今湖北黄石市)人,拔贡,清康熙八年来知滁州事。潘运皞,字熙仲,号西沆,邑人,顺治六年(1649)进士,官中书科中书舍人,充顺天乡试同考官,

  • 四书解尚书

    一卷。清范士增撰。此卷以《四书》来解释《尚书》,其间也多有贴切可取之处。比如《四书·大学》首章谈“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”,正与《尚书》开首“克明峻德”一节的意义相吻合。再如以“父

  • 重修长芦盐法志

    二十卷附援证十卷。清珠隆阿撰。珠隆阿,满洲正黄旗人,官安徽按察使。嘉庆九年(1804)为长芦盐政。是书即为这以后纂修。其卷一、卷二为谕旨,卷三、卷四为天章,卷五为盛典,卷六为优恤,卷七为律令,卷八为□

  • 雨村集

    四卷。明周东(?-1510)撰。周东,字伯震,号雨村,阜城(今河北阜城县)人,生年不详。明成化二十年(1484)进士,历官大理寺少卿。以伉直忤刘瑾,使勘事陕西,遇乱死。著有《雨村集》。是集凡四卷。包括

  • 天方典礼择要解

    二十卷。清刘智(约1660-1730)撰。智字介廉,晚年自号一斋,江苏上元(今南京)人,回族。初读儒家经史子集和佛、道经书,后钻研阿拉伯文和波斯文,专门研究伊斯兰教义。著作及翻译较多,流传的有《天方性

  • 四然斋集

    十卷。明黄体元(约1619年前后在世)撰。黄体元,字长卿。湖北谷城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三十二年(1604年)进士。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。此书为体元所自编。凡十卷取中和集身心世事谓之四缘,委身寂然,委心洞然

  • 明词林人物考

    十二卷。明王兆云撰。兆云字元桢,麻城(今属湖北)人。生卒事迹不详。该书是一部专门记述明代文人事迹和著作的专著。所选人物上起洪武,下迄万历年间,正编四百二十三人,补遗四十四人,共四百六十七人。其人仍在者

  • 湛然堂诗稿

    不分卷。明陈汝(约1570年前后在世)撰。陈汝,字席珍,江西高安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官江西广昌县知县。其自叙诗注云:望五贡荐。盖由贡生起家。是集为其子陈邦纶属陈起元所选定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称其,格意颇为平

  • 新城县志

    十四卷,首一卷。清崔懋修,严濂曾纂。崔懋字黍谷,辽宁襄平人,出身举人,康熙二十二年(1683)任新城知县。崔懋掌新城十年,见邑志创于明嘉靖年间邑令胡庆鸣,再修于天启邑令王象晋,三修于康熙十一年邑令马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