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文审音

说文审音

十六卷。清张行孚撰。参见《说文发疑》。是书卷一为《古音源流考》,卷二为《切字要例》,卷三为《九声总佸图说》,卷四为《广韵古分十二部说》,卷五为《同音类聚凡例》,卷六为《东冬钟江四字同音类聚》,卷七为《真弢臻文欣魂痕先耕清青蒸登侵十四字同音类聚》,卷八为《犹侯幽三字同音类聚》,卷九为《元寒桓删山仙覃谈盐添咸衔严凡十四字同音类聚》,卷十为《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佳皆灰咍十二字同音类聚》,卷十一为《萧宵肴豪四字同音类聚》,卷十二为《阳唐庚三字同音类聚》,卷十三为《歌戈麻三字同音类聚》,卷十四为《质术节物迄没黠屑职德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十九字同音类聚》,卷十五为《屋沃烛觉四字同音类聚》,卷十六为《月曷末鎋薛麦锡药铎陌昔十一字同音类聚》。其中缺佚四卷,尚存十二卷。是书分平上去为八部,入声自分三部,共为古音十一部。前八部以平声分部,而上去二声分属之,列注于下;后三部以入声分部,备列诸家解说,对于音韵分合之迹,条分缕析。复列《佸声图》,作为全书之纲领,纵横分析,列为十二层相次。张氏于此书用力甚深,然是书刊成三卷而卒。因并非定本,注释难免详略不一,甚至前后参差。至于韵部分合析并,亦与各家颇有出入。是书有《渐西村舍汇刊》本,有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诗法源流

    三卷。作者不详。末有至治壬戌杨载旧序一篇,称少年游浣花草堂,见杜甫九世孙杜举问所藏诗律,杜举说杜甫之诗法,不传诸子,而传其门人吴成、邹逐、王恭。杜举得之于三子,因以授杨载,其说极为荒诞。所载凡五言律诗

  • 学约续编

    十四卷。清孙承泽(见《藤阴札记》)撰。孙承泽曾辑录周敦颐、程颢、程颐、张载、朱熹的语录为《学约》一书。又以明代薛瑄、胡居仁、罗钦顺、高攀龙等四家的语录,仿《近思录》的体例,订为一集以续之,故名《学约续

  • 考正古本大学

    一卷。清刘道明订。道明字仁宝,江苏如皋(今江苏如皋)人。是书大旨调停阳明古本与朱子改本之间。如谓《古本格物传》的或有或无,不必深辨。而朱子所补,必当增入。因宋明以来禅教大行深溺人心,若不表章格致之旨,

  • 澹余轩集

    八卷。清孙光祀(约1670前后在世)撰。孙光祀,字怍庭,号溯玉,历城(山东济南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顺治十二年(1655)进士。官至兵部侍郎。著有《澹余轩集》。是集为孙光祀诗文别集。凡八卷,其中文七卷,诗

  • 论语郑氏注

    一卷。后汉郑玄撰。郑玄笺诗注礼,有功群经。其注《论语》,何晏《集解·序》说,就鲁论篇章,考齐、古作为注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《论语》十卷,梁有《古文论语》十卷,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载《论语》十卷,《论语释

  • 琴海集

    二卷。清陈玉邻撰。玉邻为乾隆嘉庆时代人,字樾斋,下相(今江苏宿迁)人。生卒及事迹均不详。平生仅有此诗集。是书无目,其内容上卷辑诗作《效古》九首、《田家杂述》五首、《五月五日从兄绵生从弟兰言宗子振于卤庄

  • 六帖新书

    见《白孔六帖》。

  • 四书凝道录

    十九卷。清刘绍攽撰。卷首有绍攽自序,略谓朱子四书集注,析理之粹,补备之精,释诂之确,考据之博,干圣心源,粲然复明,且不遗于方名度数之细。其书就朱子集注,节解支分,其义有未显者,为之证明,解有未备者,为

  • 三传折诸

    四十四卷。张尚瑗(生卒不详)撰。张尚瑗字宏蘧,又字损持,吴江(今属江苏)人,清代经学家。康熙二十七年进士,官兴国知县。张尚瑗曾师从朱鹤龄,治《春秋》经传之学。朱氏曾作《读左日钞》,张氏仿其师作《三传随

  • 孝经正义

    三卷。唐玄宗(685-762,713-755在位)注,宋邢昺(932-1003)疏。唐玄宗李隆基,唐睿宗之三子。盛唐较开明之皇帝,用贤相,出现“开元盛世”,比于“贞观之治”。天宝年间后宠爱杨贵妃,任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