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文统释序

说文统释序

一卷。清钱大昭(1744-1813)撰。大昭字晦之,一字竹庐,嘉定(今属上海市)人。钱大昕弟,事兄如师,不求闻达,潜心学问。主要著作有《说文统释》、《广雅疏义》、《迩言》、《嘉定金石文字记》、《尔雅释文补》等。《说文统释》是部未刊书,人所不见,只有钱氏自序一篇并自注,共三万言。鄞县郭传璞得其手写本刻之。据郭氏云,此书有六十卷,但不知稿本尚存与否。从钱氏自序可知,是书在于明古形古义古音,其例有十:“一曰疏证以佐古义。凡经典古义以及星象、郡国、山川、训诂、历律、器用、舆服、制度、宫室、饮食、鸟兽、草木、虫鱼之类,见于载籍,与许合者,所必收也。二曰音切以复古音。徐铉本音切用唐孙愐韵,徐锴本用朱翱所音,又有《五音韵补》十卷,锴所加也。三家并不知古音,往往误读。又许君言读若某者即有某音,今并补正。注中字有疑义及不经见者,悉加切,仿《经典释文》之例也。又《说文》本有旧音,《隋书经籍志》有《说文音隐》、《颜氏家训》引之,唐以前传注家多称《说文》音某,今亦采附本字之下,以资考订。三曰考异以复古本。凡唐本、蜀本引见于他书者,及《系传》本、清浦王司寇昶所藏宋椠本,暨古书所引有异同者,悉取以折中焉。四曰辨俗以正讹字。凡经典相承俗字,及徐氏新补新附字,皆辨证详明,务合于古,别为一卷,附于本书之后。五曰通义以明互借。凡经典之同物同音于古本是通用者,皆引经证之。六曰从母以明孳乳。如‘完’、‘刓’、‘髡’、‘’、‘忨’‘蚖’、‘沅’、‘阮’、‘芫’、‘黿’、‘玩’、‘’、‘邧’、‘’、‘冠’等字,皆以‘元’下注云‘从此’,若子之随母,以明孳乳之本,许君亦有此例也。七曰别体以广异义。凡重文中之籀篆古文奇字,皆有所从。其有鄙见所及而许君末言者,亦略释之。经典两用者,则引而证焉。八曰正讹以订刊误。凡许君不收之字注中不应用,此皆传写者妄改。又字画刊刻脱误者,并校正之,仍云旧讹为某,今据某书改正,不敢凭臆奋笔也。九曰崇古以知古字。如‘鸟’部‘鷐’、‘鴠’、‘’、‘’之类,经典亦有不从‘鸟’者,此古今字耳,今于某字下注云‘古用某’。十曰补字以免漏落。如‘由’、‘希’、‘免’、‘畾’、‘梯’、‘’、‘’‘’、‘’、‘’、‘’、‘佐’、‘’、‘’、‘稫’、‘’、‘’、‘’、‘刘’、‘’、‘洴’、‘丽’、‘艺’、‘杂’、‘綷’、‘爿’、‘杂’、‘皂’、‘恝’、‘’、‘’、‘旾’、‘’、‘’、‘筮’、‘皖’、‘、‘綦’、‘串’三十九字,从此得声者甚多,而书中脱落此字,有子无母,非许例也,今酌补之,亦别为一卷附后。”序中亦有六书的界说,殊不足取,略而不录。此序有乾隆五十年(1786)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填词名解

    四卷。清毛先舒(1620-1688)撰。毛先舒字稚黄,一名骙,字驰黄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少即能诗,与陆圻、柴绍炳、吴百朋等人相倡和,时称“西泠十子”。著有《声韵丛说》、《思古堂十四种书》等。本书主

  • 独诵堂遗集

    六卷。清李佳(约1870-1902)撰。李佳,字瘦生,江苏丹徒人。诸生。少家贫力学,结发读书,即肆力于汉魏之文。他对建安以来迄李唐之诗,尝为《二十四贤赞》,首推屈原,次列宋玉、贾谊、司马相如、王褒、扬

  • 遁世编

    十四卷。明钱一本(详见《像象管见》条)撰。此书记古来隐逸之士,自唐虞至元,分神隐、真隐、儒隐、节隐、侠隐、哲隐、达隐、高隐、别隐九类,共十四卷。其内容甚为芜杂,且疏漏也多。如钱一本将其不知姓名的人一概

  • 心响往斋诗集

    十七卷。《文集》三卷。清孔继编。孔继生平详见《心响往斋用陶韵诗》(辞目)。《心响往斋诗文集》刊印之前,作者已有《用陶韵诗》二卷、《壬癸诗录》一卷、《于南诗录》二卷、《江山集》二卷行世;是集系孔继之孙孔

  • 精选东莱先生左氏博议句解

    八卷。不著撰人姓名,朱彝尊《经义考》及诸家书目也不罕见著录。此本为明刊本。考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吕祖谦门人张成招撰《标注左氏博议纲目》一卷,此编可能是当时坊间据成招标注改订而成。其书于每题之下,节录《

  • 衡斋算学遗书合刻

    《衡斋算学》七卷、《衡斋遗书》九卷。清汪莱(1768-1813)撰。汪莱字孝婴,号衡斋,安徽歙县人。嘉庆年间以优贡生入史馆修《天文》《时宪》二志。官石埭县训导。精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历算,尤致力于国外数学

  • 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

    见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》。

  • 循园诗钞

    八卷。清杨文锴(1863-1927)撰。杨文锴,字鬯孙,湖南宁乡人。光绪、宣统间任江苏盐大使,辛亥革命后返乡闲居,后投水自尽。杨文锴之诗内容较为单薄,很少反映现实。绘景状物之作,尚情真意切,《游洛伽山

  • 绀寒亭集

    十四卷。清赵俞(?-1713)撰。赵俞,字文饶,号蒙泉,上海嘉定人,生年不详。康熙二十七年(1688)进士,康熙三十七年(1698)授山东定陶县知县,在任五年,后因患病告老还乡。赵俞工诗文,与孙志弥等

  • 此木轩诗钞

    八卷。清焦袁熹(1660-1735)撰。焦袁熹,字广期,江苏金山(一作华亭)人。康熙三十五年(1696)举人,不赴会试。康熙五十二年,李光地、王顼令以其学实通经而荐之,袁熹以双亲年高而推辞。后授山阳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