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左补义

读左补义

五十卷。清姜炳璋(详见《诗序补义》撰。作者认为,《春秋》并无自己独有的一定体例,而《左传》所谓的“例”皆史家旧文,其来源有五:西周旧典、东迁后列国相沿之例,鲁史自相传授之例、霸国改定之例、鲁君臣私定之例;《春秋》则全袭用此五例之旧文。至于杜预所谓的“凡例”,系出自“周公之礼经”;“变例”则属孔子的新意,尚未成为定论,因此,解说《春秋》不能屈经从例。此书解《左传》大半采杜预之说,其余兼采诸家,并参以己意,都颇为简洁。但是,认为《春秋》“全国五例之旧文”,很难令人信服;此外,作者于每传前后附以评、说,或论史事,或评文章,其著述之体例亦非纯粹说经。乾隆三十四年(1769年)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世界教化进行论

    一卷。美国丁尼(生卒年月不详)撰,英国莫安仁(1860-1941)、上元戴师铎同译。丁尼未详始末;莫安仁,英国浸礼会教士。1884年来华,在西安传教,一度调往山西任职。1918-1930年任上海广学会

  • 段黄甫诗稿

    不分卷。明段黼(约1596年前后在世)撰。段黼,字黄甫,别号景山樵客,山东曹州(今荷泽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中诸生。是集为其友人王士龙所编。朱彝尊《明诗综》称段黼所著有《抱黼集》。未知是否为此稿别名,

  • 温飞卿集笺注

    九卷。明曾益(详见《左略》)撰。是书为清人顾予咸补注,顾嗣立重校。曾益于明代天启年间为温庭筠诗作笺注,成《温八叉集》四卷。清初人顾予咸惜其“缺佚颇多,援引亦不免穿凿”,便在曾注基础上重新作了补注,事未

  • 黔南会灯录

    八卷,附补续。清代如纯(生卒年不详)撰,成书于康熙四十一年(1702)。《黔南会灯录》一书,为灯录体中属于局部地方的灯录。此灯录仍从灯录旧例,只收上堂小参示众机缘拈颂法语等类,不载杂著空名。惟贵州之地

  • 夏小正释义

    不分卷。清宋书升(生卒年不详)撰。宋书升,字晋之,维县(今四川理番县西四十里)人。光绪十八年(1892)进士,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后,即隐居不仕。是书前后无序跋。每月题书名及“维宋书升学”,似是十二卷

  • 章邱县乡土志

    二卷。清杨学渊修,李洪钰等纂。杨学渊,光绪三十三年(1907)任章邱县知县。杨学渊掌章邱县后,即设局修志,乃延李洪钰、高钟璐总其事,多人参修,历数月而告竣。《章邱县乡土志》光绪三十三年石印本。此志时代

  • 从古正文

    五卷。明黄谏(生卒年不详)撰。黄谏字廷臣,高邮(今属江苏)人,迁徙兰州。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,后谪广州府通判。工隶篆行楷,善画。其著作还有《书经集解》等。此书旨在考正字画之讹,以《洪武正韵》隶字,每字大

  • 类编古今事林群书一览

    十卷。旧本题宋祝穆(详见《事文类聚》)撰。其书中只有地理一门,其体例与祝穆《方舆胜览》相近。然而卷首即为大兴府,似非祝穆所作。以下仅有江南诸路,而江北诸路全缺。目录后有陆续梓行之语,大约为元人未完之书

  • 大中尊注集解

    四卷。清韩浚编辑。韩浚字次山,安徽新安人。是书《大学》一卷,《中庸》三卷,大旨宗朱注,章有全旨,节有节旨,又逐句作解,以浅语说理并注重虚字及神气。解《中庸》尤晓畅。是书见解不尽主四大支之说,而条理分析

  • 入声便记

    一卷。清王家督撰。家督号石桥,甘肃靖远人。举人,仕陕西长武县学训导。因入声难于记忆,王氏遂取《佩文韵府》中入声字一千三百七十六字,编成四言耦语,课其犹子。陕西长武人尚蔚为之注释,尚蔚子林焱加以缮写,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