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负暄野录

负暄野录

二卷。南宋陈槱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槱,陈几之孙,长乐(今福建福州)人。绍熙元年(1190)进士。其余仕履事迹不详。此书卷末有至正七年(1347)王东(一作王柬)跋,谓作者发明古今碑刻及翰墨诸法,附以文房四宝之评,以成此书。今检其书,共分上下两卷,上卷主要论石刻及诸家书格,分总论古今石刻、蔡玺文玉刻、前汉无碑、古碑毁坏、乐毅论、右军书论、篆法总论、李阳冰书、章友直书、邵餗书、近世诸体书、蒋宣卿书、小王书等十三目。下卷主要论学书之法及纸墨笔砚诸事,分学书须观真迹、写大字法、论细字说、总论作大小字、论笔墨砚、俗论笔墨、论纸品、春膏纸诗、纸分阴阳面、论笔料、二毫笔、咏笔诗、毫锥名笔、近世用笔、论墨法、论砚材等十六目。所述源委分明,谓笔则取于兔毫,墨则妙于潘李,纸出蜀吴,砚出端歙等,皆有资于考证。书中所载“鼠须笔诗”一首,《宋文鉴》题为苏过作,其时《斜川集》尚存,必无舛误,而陈槱则称,“昨见邵道豫赋鼠须笔,殊有风度,今载于此”,当属失考之误。今有《四库全书》、《知不足斋丛书》、《吉石盦丛书》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、《美术丛书》等版本。《养素轩丛录》本作一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永绥厅志

    三十卷,首一卷,清董鸿勋纂修。董鸿勋,详见光绪《古文坪厅志》。《永绥厅志》宣统元年(1909)刻本,为三十卷,首一卷。首有新旧序例、纪事、目录。正文分为八门。依次为天文门,为目三,曰星野、气候、灾祥。

  • 毛诗马王微

    四卷。清臧庸(详见《诗经小学录》)撰。是书名曰马王微者,马谓马融,王谓王肃也。其实马说仅见释文者七,事见《正义》,王肃引者一事,其余皆王肃说。间附孙毓《毛诗评》,故孙冯翼以为其家著述,亟受之梓耳。庸承

  • 嘉应平寇纪略

    一卷。清谢国珍撰。国珍,生卒年不详,广东嘉应(今梅州市)人。同治三年(1864)太平天国都城天京(今南京)陷落后,太平军余部在李世贤、汪海洋等人率领下,进逼福建、广东,在同治四年(1865)十月攻破嘉

  • 保昌县志

    十四卷,清陈志仪纂修。陈志仪(参见《顺德县志》),乾隆十八年(1753)县令。旧志例修于康熙二十五年(1686),县令张进贤,析郡志为县志。六十一年(1722)县令续修,增补职官选举。乾隆十八(175

  • 仙游县志

    ①四十二卷,清卢学俊修,郭彦俊纂。郭彦俊,字一林,邑人,恩贡生。考仙游县志,创修于宋宝祐五年。元至正十一年再修。明弘治三年三修。正德九年四修。嘉靖五年五修。嘉靖十七年六修。其后数十年无修。至郭彦俊则又

  • 句容县志

    二十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张绍棠修,肖穆等纂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重修,三十年刻印。张绍棠,光绪年间知句容县。肖穆,安徽省桐城人。此志首卷冠以序、凡例、图说;卷一为圣泽纪;卷二为建置大事纪、古迹;卷

  • 广东通志

    ①三十卷,清金光祖修,莫庆元纂。金光祖,满洲人,生员,康熙十二年(1673)任两广总督。莫庆元,番禺学教谕。时朝廷诏谕各省州县纂修志乘,以备一统志采择。金光祖在其序中云:“部檄至两广,臣光祖适备员总督

  • 观心论

    一卷。隋代释智撰。智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文疏》辞条。《观心论》是智劝戒弟子学法归心而作。其用意在于为诸学徒随记而载,对空无所获者令其置文,以此观察学法的用心程度;也是为外诸四众接受佛法,便于传授

  • 书肆说铃

    二卷。明叶秉敬(详见《字孪》条)撰。此书是随笔札记。原书分三卷,后经乌程人闵元衢为之重编,并为上、下二卷,分十一类,但仍将原来次序载于卷首,以存其本貌。内容多议论之语,但于考证却略显舛疏。如其谓三代皆

  • 珂雪诗

    不分卷。清曹贞吉(约1678年前后在世)撰。曹贞吉,字升六,号实庵,山东安邱人,生卒年皆不详。康熙三年(1664年)进士,官礼部郎中。曹贞吉为人,笃于师友,耿介自许,受时人尊重。曾从施闰章游,施闰章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