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还砚斋周易述

还砚斋周易述

四卷。清赵新撰。赵新字又铭。福建侯官人。咸丰壬子(1852)进士。官至陕西储粮道。著有《还砚斋全集》。此书不全。上经只注二十八卦,下经只注十一卦。注释以钦定《周易述义》为主要依据,每卦之下先列述义之说,然后多引汉儒之说,对《周易正义》及主义理之学的宋人之说一概不取。但由于作者于汉易之易理、象数、训诂了无所知,受《周易述义》的影响,只列易例于卦首,当作汉易。不免穿凿。有光绪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列国表

    不分卷。清马骕(详见《左传事纬》)撰。马骤精通《春秋左氏传》,著有《左传事纬》十二卷、《绎史》一百六十卷、《春秋二十国年表》等。其中《春秋二十国年表》上起鲁隐公,下至获麟,将春秋时大小二十国的史事按年

  • 述本堂诗集

    十八卷。清方登峄(约1698年前后在世)、方式济(约1723年前后)、方观承(1698-1768)三代人合撰。方登峄,字凫宗,号屏垢,安徽桐城人。康熙三十三年(1694)贡生,官至工部主事,为戴名世所

  • 滇载记

    一卷。杨慎撰。杨慎(1488-1559),四川新都人,字用修,号升庵,正德六年(1511)擢进士第一,授翰林院修撰。嘉靖初充经筵讲官,召为翰林学士。因大礼仪,上疏力争,并率群僚伏左顺门力谏,命下狱,杨

  • 明人文断

    不分卷。未著撰者名氏。本书皆采掇前人论文之语,抄录而成。所引如《纬文琐语》、《湖阴残语》之类,世已无传,颇有足资考证者。然舛误冗杂,亦复不少。如所引杜牧一条,本是《李贺集序》所言譬贺之诗,而误以为泛论

  • 学春秋随笔

    十卷。清万斯大(详见《仪礼商》)撰。斯大熟精“三礼”、《春秋》,曾纂集诸家治《春秋》之说,得二四二卷,康熙十二年(1673)毁于火;此后重行搜辑,倾其心力,一志著述,可惜未毕功即辞世,其书亦不传。《学

  • 韩集点勘

    四卷。清陈景云(1670-1747)撰。陈景云字少章,吴县(今属江苏省)人,散文作家、学者。少时苦读苦学,以博闻强记著称。十九岁就读于何焯门下,后来成为何氏的高足。曾应京兆试,落选后留寓藩邸,设馆教书

  • 五经博士考

    三卷。清张金吾(详见《爱日精庐遗稿》)撰。本书孙原湘、李兆洛序,作于道光丙戌年,又有黄廷鉴序,写于道光乙未。廷鉴是金吾老师,其序是本书刊印时所撰,其时金吾已辞世。书前列有《夏陈君子准论五经博士书》以及

  • 太平广记

    五百卷。宋李昉(925-996)等奉太宗之命编纂。李昉北宋文学家,字明远,深州饶阳(今河北饶阳)人。五代后汉乾祐进士,后周时,任集贤殿直学士、翰林学士。宋初,加中书舍人。太宗时,任参知政事、平章事。李

  • 陈可斋年谱

    又名《陈文肃公年谱》,一卷。清陈辉祖等辑。谱主陈大受(1702-1751),字咸占,号可斋。湖南祁阳人,雍正十一年(1733年)进士,官至两广总督,卒谥文肃。此谱系辉祖等诸子所编,记仕历、家事及政绩等

  • 古今同姓名录

    一卷。梁元帝萧绎(508-554)编。萧绎字世诚,萧衍第七子。幼时盲一目,聪明好学,博览群书,下笔成章,出言为论。在位三年,谥号孝元。萧绎著有《孝德传》三十卷,《忠臣传》三十卷,注《汉书》一百一十五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