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卷。清代童能灵撰。此书是作者多年关于“理”、“气”、“仁”等方面的札记心得。首卷为“言心”,此卷中提出:“……心其精,形气之渣滓也”。第二卷为“言性”,提出:“气质中亦有义理。”第三卷为“言仁”,提
五十四卷。宋晁公溯(约1147前后在世)撰。晁公溯字子西,巨野(今山东巨野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进士出身,曾为左迪功郎,知梁山军梁山县尉,涪州军事判官,施州通判,眉州刺史。公溯工文,以雄深雅健著称。王士
五卷。明乔中和撰。乔中和详《说易》条。此书是四书讲义,之所以名为《图书衍》,是因为书中以五行八卦配合四书所言,如以《大学》中“明德”为“火”,以“新民”为“水”,以“至善”为“土”等等,牵强附会,不足
无卷数。清仇景仑撰。仇景仑字嶰伯,甘泉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此书自上下经至杂卦,依次进行注释。先详尽罗列汉宋诸儒对易卦的解说,然后自己加以评论。书中所取宋注,以程传本义为主,但经常批评宋注空谈义理。所取汉注
四卷。清代蒋超伯(生卒年不详)撰。因成书时作者堂后有巨大榕树,所以命名为《榕堂续录》。此书属于札记类,主要是摘录经史诸家之书的有关内容,中间夹有作者的考证,如“山亭乡侯事为蒋家故实”等考证。全书议论平
九卷。清张成孙(生卒年不详)撰。成孙字彦惟,武进(今属江苏)人,张惠言之子。是书本惠言手创,书未成而惠言卒,成孙承其父业补撰而成。参见《谐声谱》。原书五十卷,今本九卷,乃是由龙启瑞所节录者。启瑞子继栋
见《河汾燕间录》。
二卷。不著撰者姓名。全书共分八十一门。其分类颇为琐屑。如节候门,有云上数目下之节候。如三春、三冬之类。又云上虚字下节候,如新春、先春之类。又云上节候下声色,如春光、春容之类。亦为一本俗书。
十五卷。明左赞(?-1489)撰。左赞,字时翊,南城(今江西南城县)人,生年不详。明天顺元年(1457)进士,授吏部主事,历浙江参政,官至广东布政使。著有《桂坡集》。是集。分为前集五卷,后集八卷,皆为
三十八卷,续编九十六卷。清左宗棠(1812-1885)撰。左宗棠,字季高,湖南湘阴人。道光举人,官翰林院编修。曾随曾国藩编练湘军,历任浙江巡抚,闽浙总督,陕甘总督。先后镇压太平军、捻军和回民起义。授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