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逍遥巾

逍遥巾

一卷。清汤贻汾(1778-1853)撰。汤贻汾,字雨生,常州(今属江苏)人。道光间任灵丘路都司,虽是武将,擅长词曲,有传奇《剑人缘》,姚燮《今乐考证》著录十录其目。杂剧《逍遥巾》四折加一楔子,写其自身经历的一段往事。汤贻汾在岭南任官时,有一逆匪通辑多年而未获,即化装成道士,进行私访,遇道士江瀛涛,赠以逍遥巾。汤贻汾任官灵丘时,至蔚州办事。县尉徐广绪和汤贻汾彼此倾慕而未谋面。汤贻汾披衲戴巾往访,被其厨役认出,二人定交而别。分手时,汤贻汾赠以逍遥巾。归来后,即作杂剧记其事。辞采华美,文情并茂。本书有旧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列传节要

    十一卷。清孟缉祖撰。缉祖字敬修,卢龙(今河北卢龙)人。励志《诗》《书》,而不为章句之学。他鉴于《春秋》一书属于编年体,各国史事纷纭杂陈,有的一人而前后异名,有的一事而前后不接,于是对《春秋》公侯按国别

  • 谭樵海集

    六卷。附《幽谷集》一卷,《霜岩集》一卷。明谭宝焕(约1497年前后在世)撰。宝焕,号樵海,江西乐安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少好讲学,为文多涉理趣。著有《性理吟》。《谭樵海集》收文三卷,诗三卷。其诗亦沿《击壤集

  • 玉坡奏议

    五卷。明张原撰。张原,字士元,三原(治今陕西省三原县龙桥镇)人。正德进士,授吏科给事中,因上疏论事被谪为贵州新添驿丞。嘉靖元年(1522)召复故官。他对当时的权贵大臣直言不讳,言人所不言,这些奏疏皆收

  • 重学浅说

    一卷。英国伟烈亚力(详见《几何原本》)口译,长洲王韬笔述。《重学浅说》一卷可分为两部分,前半部分为重学原始,即简述重学的产生和发展经过;后半部分为重学总论。这部分内容与艾约瑟、李善兰译本《重学》的首卷

  • 宋元编年

    即《续资治通鉴》。

  • 易通变

    四十卷。宋张行成(详见《皇极经世索隐》)撰。此书又名《皇极经世通变》、又作《通变》,是张行成所撰“易说七种”之一。北宋陈抟、邵雍等传承相袭,创先天象数学以说《易》,传有卦数诸图。张行成取先天卦数等十四

  • 复套议

    二卷。明曾铣撰。曾铣(?-1548),字子重,号万塘,江都(今江苏扬州)人。嘉靖进士,以御史巡按辽东,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、山西,进兵部侍郎。嘉靖二十五年(1546)总督陕西三边军务,屡败鞑靼贵族攻拣

  • 渡江云

    晴岚低楚甸,暖回雁翼,阵势起平沙。骤惊春在眼,借问何时,委曲到山家。涂香晕色,盛粉饰、争作妍华。千万丝、陌头杨柳,渐渐可藏鸦。 堪嗟。清江东注,画舸西流,指长安日下。愁宴阑、风翻旗尾,潮溅乌纱。今宵正

  • 上阳子金丹大要

    见《金丹大要》。

  • 花雨楼丛钞书

    二十九种,八十七卷。清张寿荣编。张寿荣字鞠龄,镇海(今浙江省镇海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同治年间举人,著作有《舫庐诗草》。张寿荣家富藏书,其先人已收集图书二万余卷,藏书室名曰花雨楼。他在此基础上又陆续购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