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郁华阁诗集

郁华阁诗集

二卷。清盛昱(?-1899)撰。盛昱字伯熙,号意园,清宗室,为肃亲王豪格七世孙。满洲镶白旗人。光绪三年(1877)进士,由编修官至国子监祭酒。其人通经致用,精研义理,于天文、地理、兵事、农政诸门无不潜研,曾率同学官蔡右年等考校蒋衡所书《石经》,设栏保护,流传于世。撰有《国朝满汉大臣沿革表》,又选辑《八旗文钞》,卒前均未脱稿;《文钞》后由杨钟义编定六十卷,定名为《八旗文经》而刊行。本集由作者之中表杨钟义校写付刊,如《题吴柳堂小象》七古有句云:“事经千变世何堪,情到万难天亦哭。”“白云深处空回首,一个孤臣万叠山。”至为沉痛。《杜鹃行七古,哀杨生锐作》,有句云:“茂陵遗稿分明在,异议篇篇血泪痕。”杨生锐亦为国子监南学高才生,平日持论纯正,参与新政后调停官禁,不主激烈,实与谭林诸子异趣。《戊戌元日日食感赋》七律,有“未分光岳吾忧国,不志灾祥史失官”之句,记事感怀,直接涉及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大事。本书有光绪二十七年(1901年)武昌刊本,又有北洋官报局石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灵县志

    ①十卷。清李焕斗修,王五鼎纂。李焕斗字谷愚,江西临阳县人,出身进士,康熙十八年(1679)任广灵县知县。其为官清廉公正,平恕有容,文邑人士多称赞。按广灵古延陵县地,旧志不可考,明万历间,知县杜一奇有重

  • 东天目山志

    二卷。清释松华、陈兆元同撰。松华,昭明禅寺住持。陈兆元,生平不详。明徐嘉泰著有《天目山志》四卷。后章之采辑《东西天目志》八卷,以天目山东西二峰辑为二志,各分四卷。杭州太守李烨然合而刻之。至清初又分刻之

  • 挹青轩诗稿

    一卷。清华浣芳(1662?-1722?)撰。浣芳,江苏苏州人,张荣之妾,工诗。年二十三而卒,张荣刊其遗诗并作序。《序》称浣芳九岁时梦见唐太宗召唐一代诸诗人教她作诗,其事怪诞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撰者称“荣

  • 尊拙堂文集

    十二卷。明丁元荐(1563- 1628)撰。丁元荐,字长孺,浙江长兴人。万历十四年(1586)进士。官至尚宝司少卿。著有《西山日记》。此集为丁元荐文集。共十二卷。元荐初受业于许孚远,又从于顾宪成,入东

  • 诗经偶笺

    十三卷。明万时华撰。时华字茂光,南昌(今属江西省)人,生卒年不详。以文名海内几四十年,不获一第。著有《溉园集》、《诗经偶笺》。是编成于崇祯癸酉(1633)年。大旨宗孟子“以意逆志”之说。其于自序中指出

  • 研六室杂著

    十卷。清胡培翚(详见《仪礼正义》)撰。是书是用来扶翼《仪礼正义》之作。内有宗庙路寝明堂同制考,东夹西夹考,牖考,屏考,校《仪礼·聘礼》及郊注脱字,《仪礼·丧服记》于所为后之兄弟之子若子解,大抵皆礼之支

  • 春秋传驳

    一卷。北魏贾思同(?-540)撰,姚文安、秦道静述,清马国翰辑。据《魏书·贾思同传》,贾思同任侍讲,国子博士辽西卫冀隆传服(虔)氏之学,上书驳难杜预《春秋经传集解》六十三事。贾思同服膺杜注,驳斥卫冀隆

  • 大乐律吕元声

    六卷。附《律吕考》四卷。明李文利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文利字乾遂,号雨山,莆田(今属福建)人。成化庚子(1480)举人,官至思南府教授。是书依据《吕氏春秋》黄钟长三寸九分之说,攻驳司马迁的黄钟长九寸之说

  • 辛丑纪闻

    一卷。清不著撰人名氏。顺治十八年(1661),江南苏州吴县新任知县任维初因苛征民赋,平仓获私,激起当地人士不平,诸生倪用宾、沈玬、金圣叹等,遂有抗粮哭庙之举。适清世祖哀诏至,府堂设幕帐,哭临三日,诸生

  • 赏雨茅屋诗集

    二十二卷。《外集》一卷。清曾燠(1760-1831)撰。曾燠字庶蕃,号宾谷,江西南城(今江西黎川)人。乾隆进士。累官两淮盐运使。辑有《国朝骈体正宗》、《江西诗徽》、《朋旧遗诗合钞》、《邛上题襟集》等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