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鄱阳县志

鄱阳县志

①十六卷,清王克生修,王用佐等纂。王克生,字桢伯,山东掖县人,举人出身,康熙十六年(1677)任鄱阳县知县。王克生莅任后,参阅历修邑志,考证诸典籍记载,于康熙二十二年(1683)修成刻印。全书十六卷,分为:舆地、建置、秩官、赋役、学校、选举、人物、艺文、杂志、别志等十类,而各系以子目。每类有总序,其各子目之序,皆冠以“论曰”,每目于记载之末,复加按语。其按语皆总结全篇之作,画龙点睛,如于沿革志后加按语云:“按鄱阳春秋楚番邑,后属吴,秦置鄱阳县,而疆域倍今,隶楚郡,寻隶九江郡,汉析隶豫章郡,王莽改名乡亭,东汉复旧,孙权复隶鄱阳郡,晋宋齐梁陈因之,隋唐隶饶州,后皆因之,元隶饶州路,明初隶鄱阳府,后改为饶州府,县名如旧,国朝因之。”言简意赅,其它各目,均皆如此。此志纲举目张,考证精确,记述严谨,在清初方志中,堪称佳作。② 二十四卷,首一卷,末一卷,清黄登谷修,凌之调等纂。黄登谷,字春番,顺天大兴(今北京市大兴县)人,乾隆二年(1737)进士,乾隆十一年(1746)任鄱阳县知县。《鄱阳县志》乾隆十四年(1749)刻印。此志体例大体因循康熙王志,对纲目适当改动,对载述增补校订,虽内容所增无多,但考证精核,门类完备,其水平已超过前志。③ 三十二卷,首一卷,末一卷,清霍树清、陈骧修,程题雁、张琼英纂。霍树清,字松轩,陕西朝邑(今属大荔县)人,进士出身,官翰林院庶吉士,道光三年(1823)任鄱阳县知县。此志始修于道光三年(1823)春,完成于道光四年(1824)秋。此志一改旧志纲举目张之体例,志目虽繁,然有目无纲,难成经纬,殊为散乱。但其广征博采,内容极为丰富,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。④ 二十四卷,首一卷,末一卷,清陈志培修,王廷鉴纂。陈志培字遵生,安徽定远人,举人出身,同治二年(1863)任鄱阳县知县。《鄱阳县志》同治十年(1871)刻印。此志较道光霍志无多增补,仅变其体例,冠以十纲。所列备志,实为补遗,于方志中尚不多见。此志最突出者,是著者在全书之外,另附昭忠录二册,其网罗史籍,十分丰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六书类纂

    九卷。清吴锦章(生卒年不详)撰。锦章兴山(今属湖北)人,尝为官于湖南。是书分类纂集说解,旨在为读者解决六书之惑。全书分上下两编。上编五卷为原体篇、偏旁考、补逸、篆文类似考、建首之文,下编四卷为分析本字

  • 论学

    二卷。清代李塨《1657-1733)撰。此书摘录作者与朋友之间答问辨论的内容,来进一步阐发自己“为学”的宗旨,并补充作者所撰《大学辨业》、《圣经学规纂》所“意未尽”的内容。其宗旨仍是“大学”之道,“明

  • 三国史瑜

    八卷。明张毓睿编撰。毓睿字圣初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该书将陈寿《三国志》中所记重大事件摘录下来,分门归类,加以评语。凡《晋书》中属曹魏的史事,亦摘录以补其阙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载读

  • 匪莪堂文集

    五卷。清刘岩(1656-1716)撰。刘岩字大山,本名枝桂,字月丹,号无垢。江苏江浦(今南京)人。刘岩妙于音律,善绘事,尤喜奕,以善奕名里。后发愤读书,入县学,为诸生。康熙棋进士,入翰林。名震京师,文

  • 熬波图

    一卷。元陈椿撰。椿天台(今属浙江)人。生平未详。此书为元统中作者为下砂场盐司时,据旧图补成。分“各团灶舍”、“筑垒围墙”、“起盖灶舍”等47图,每图各有说明,并附以诗。凡晒灰打、运薪试运等方法具载。诸

  • 九华纪胜

    二十三卷。清陈蔚撰。陈蔚,著有《齐山岩洞志》(详见《齐山岩洞志》条)。九华山志,旧有明苏万民、顾元镜、清吴光锡、李灿等人先后所撰数种。陈氏以旧志多有欠缺,故订伪补漏,徵信阙疑,删繁词,益近事,而成此书

  • 周易大象说

    一卷。明崔铣(其事详见《读易余言》条)撰。《读易余言》第三卷即《易大象说》。朱彝尊《经义考》载《读易余言》五卷,又载《易大象说》一卷,实为重复。有称《易大象说》有单行本,故宜列出。杨时乔称《易大象说》

  • 蚓窍集

    十卷。明管时敏(1338-1421)撰。管时敏初名讷,以字行,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。时敏九岁能诗,洪武九年(1376),征拜楚王府纪善,后从楚王就藩武昌,进左长史,事楚王朱桢。洪武二十五年(1392)

  • 酒史

    六卷。明冯时化撰。冯时化,字应龙,号与川,晚年自号无怀山人。生卒年、籍贯及其事迹均不详。著有《酒史》一书。是书主要记载关于酒的诗文和故事。全书分酒系、酒品、酒献、酒述、酒余、酒考六部分。然而错乱、谬误

  • 三家经文同异考

    二卷。清王锡聆撰。锡聆,福鼎(今属福建省)人。该书考证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三家《春秋》经文的异同,加以罗列。有道光十五年(1835)太姥山麓蚤间斋刊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