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重订三家诗拾遗

重订三家诗拾遗

十卷。清代范家相撰,叶钧重订。叶钧程乡(广东梅县)人,乾隆年间乡试第一,官直隶知县。本书前有韩封作的序言和叶钧自序,后有罗春和范家相原序及李士祯所作书跋。范家相编撰的《三家诗拾遗》,《四库全书》已著录,但范在自序中称《古文考异》和《逸诗》在《拾遗》之后,而其书却将这两卷排在了《拾遗》之前,《四库提要》对此已有批驳。叶钧按原序进行了重新编排。范家相的《三家诗拾遗》与叶钧重订本均印行于嘉庆庚午(1810)年,据李士祯书跋,此时叶钧已亡故,所以叶钧重订时所依据的只是抄本,大概就是保定奎画楼所藏抄本。重订本对原书所作更正并不多,原书引证明显有误的,基本上均未改正,有的虽作了修改,但仍有错误。如《关雎》四句,原书引述《韩诗内传》“窈窕,贞专,淑女奉顺坤德,”称出自《文选》注。事实上,“窈窕贞专貌”见于《文选·秋胡诗》注引用的薛君章句,“淑女奉顺坤德,成其纪纲”出自《文选》颜延年《宋元皇后哀策文》注解。范家相引用时漏掉了“貌”字,叶钧补引了“貌”字,却把“贞专貌”作为夹行小注,另外《文选》中这是两条注解,二人均混作一条。如此等等。本书现存嘉庆庚午年刊本,又有《岭南遗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许学札记

    一卷。清王筠撰。王筠生平著述,见《说文句读》。是书系稿本,不曾付梓,系王筠研治《说文》的札记,其内容与《说文释例》大体相同,惟说解时有歧异。按《释例》凡二十卷,五十二目,此编较《释例》缺六书总说、象形

  • 古奇器录

    一卷。明陆深(详见《南巡日录》)撰。《古奇器录》,杂录古人各种奇器名目,并分别标明奇器的各自出处。书后附有江东藏书目录,第一为经、第二为理学、第三为史、第四为古书、第五为诸子、第六为文集、第七为诗集、

  • 五伦懿范

    八卷。作者不详。旧本题天门鹿台子撰,天门鹿台子何许人不可考。前有康熙五年(1666)作者自序一篇,继有康熙十年(1671)四明山人鹤控子序一篇。是书以君臣、父子、夫妇、兄弟、朋友五伦为纲,论述封建宗法

  • 学言诗稿

    六卷。元吴当(1299-1363)撰。当字伯尚。吴澄之孙。崇仁(今属江西)人。以荫授万亿四库照磨,荐为国子助教。预修宋、辽、金三史。迁翰林直学士,累官至江西行省参知政事。陈友谅陷江西,被拘于江州,终不

  • 心斋类编

    二卷。明王元鼎编。元鼎,泰州安丰场(今属江苏东台县)人,生卒仕履不详,为哲学家、泰州学派创立者王艮(号心斋)的后代。该书主要记录王艮在崇祯四年(1631)从祀孔庙的始末情况。上卷为奏疏类,下卷为别传类

  • 林泉高致

    见《林泉高致集》。

  • 古刻丛抄

    一卷。明陶宗仪编撰。陶宗仪,字九成,号南村,黄岩(今属浙江)人,元末明初文学家。元末举进士不第,明洪武中曾任教官。勤于记述典章制度,编有《南村缀耕录》三十卷。又节录前人的小说笔记等为《说郛》。能诗,著

  • 周书

    五十卷。令狐德棻(583-666)撰,令狐德棻,唐初史学家,宜州华原(今陕西耀县东南)人。高祖入关,他任大丞相府记室,后累迁至礼部侍郎、国子监祭酒、弘文馆、崇贤馆学士。唐初书籍散亡,他建议购求,使专人

  • 周易解注传义

    四十八卷。清彭申甫撰。彭申甫字丽崧。湖南长沙人。道光乙未(1835)举人,候选通判。书中对李氏集解、王氏易注、程氏易传、朱氏本义的原文全部采录,并把陆氏《经典释文》、孔氏《周易正义》及汉魏晋南北朝、隋

  • 大唐众经音义

    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称《一切经音义》为《大唐众经音义》。详见“一切经音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