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钧天乐

钧天乐

二卷。清尤侗(1618-1704)撰。尤侗字同人,一字展成,号悔庵,又号艮斋,晚年自号西堂老人,江南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诸生,入清,为顺治三年(1646)副榜贡生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儒,授翰林院检讨,参与修撰《明史》。尤侗才情敏捷,博闻强记,文名早著,工诗文,擅词曲。著有《西堂杂俎》、《西堂全集》、传奇、杂剧多种等。尤侗的戏曲作品有《钧天乐》传奇,《读离骚》、《吊琵琶》、《桃花源》、《黑白卫》、《清平调》五种杂剧。这些作品均写于他应博学鸿儒之前,其中不时流露怀才不遇的怨愤。《钓天乐》即为感叹仕途坎坷,抒发个人牢骚之作。写成于顺治十四年(1657)秋,这一年发生了科场风潮。尤侗虽说《钧天乐》并非直接针贬现实之作,但其对现实的不满还是很明显的。该剧写书生沈白与其友杨云满腹才学,但屡试不第。而不学无术之徒贾斯文、程不识、魏无知三人却因有财势和善于钻营,分别得中状元、探花、榜眼。沈白十分愤慨,上书揭发科场弊端,反被乱棒打出。偶过霸王庙,沈白痛哭于神像前,申诉其抑郁不平之气。霸王命其归家,待上帝召用。后来文昌帝愤下界科场腐败,于天界开科考试真才,沈、杨均以优等及第。文昌帝赐宴,奏《钧天乐》以资庆贺。沈白夫妻亦得团圆。《钧天乐》反映了科举制度的腐败,揭发了封建社会的黑暗,“登场一唱,座中贵人未有不色变者”,引起很大震动。《钧天乐》传奇今存有清初原刻《西堂全集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唱经堂释小雅

    不分卷。金人瑞(1608-1661)撰。金人瑞,原名采,字若采,明亡后更名人瑞,又改名喟,字圣叹,后以字行世。一说本姓张。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。明诸生。倜傥不群,狂放有奇气,以

  • 太常寺则例

    一百三十五卷。官编本。是书卷一为题请,谓祭祀日期,卷二为祀等,谓分大、中、群祀,卷三为演礼各项,卷四阅祝版各项,卷五笾豆牲牢各项,卷六服色各项。以下为大祀、中祀、群祀、告祭、兴工告祭、巡幸盛京、恭谒祖

  • 羲里睡余编

    十卷。清张绶佩撰。绶佩字宴亭,河南信阳人,乾隆进士,官至知县。平生好易学,历十数年乃成此《羲里睡余编》十卷。此书以图书为主,大抵以宋儒为宗。虽疏解较略,却不沿袭旧说,也不全依傍程朱,其解多出己意。唯见

  • 读易日札

    无卷数。清茹敦和撰。此书是作者平日读易所得札记,故书凡数万言,既无卷数,亦无先后次序、册数。名曰日札即为随便自记之手札。此书内容比较庞杂,然亦有诸多可取之处,如谓离有征伐象,明夷之九三曰南狩,得其大首

  • 离骚经订注

    一卷。明赵南星(1550-1627)撰。赵南星,字梦白,号侪鹤,别号清都散客,高邑(今河北高邑)人。万历进士,为人耿直敢谏,官至吏部尚书。崇祯初谥忠毅。著有《史韵》、《学庸正说》、《离骚经订注》。书前

  • 增订临文便览

    四卷。清怡云仙馆主人编。怡云馆主人姓名未详,是书乃修订增补张启泰《临文便览》而成。其《自识略》谓:“坊间近刻《临文便览》,盖合《字学举隅》、《韵辨》二书而成。简明切要,洵为善本。惟《举隅》中之《正讹》

  • 说文引群说故

    一卷。近代郑文焯(1856-1918)撰。文焯字叔问,号大鹤山人,山东高密人。光绪间侨寓吴县。著有《南献遗征》、《廋碧词》、《大鹤山房诗文集》等书。是书系探究许学渊源,考释所采诸说的著作。郑氏以为“治

  • 周官图说

    六卷。清李锡书撰。锡书字璧斋,山西静乐人,乾隆庚戌(1790)进士,官江西于都县知县。此书书首有李氏自序。卷一至卷六依次为《天官图说》、《地官图说》、《春官图说》、《夏官图说》、《秋官图说》和《六官总

  • 圆机诗韵沽法全书

    见“韵法全书”。

  • 车营叩答合编

    四卷。明孙承宗(1563-1638)等撰。孙承宗,字稚绳,高阳(今属河北)人。万历三十二年(1604)登进士第二人,授编修,进中允。熹宗即位,以左庶子充日讲官。帝每听承宗讲,辄曰“心开”,故眷注特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