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长山县志

长山县志

①八卷。清陈宪祖纂修。陈宪祖字念斋,号凤山,南海人,康熙二十三年(1684)举人,四十三年(1704)由平原令调任长山知县。此志乃陈宪祖掌长山县后,利用簿书鞅掌之暇,参据旧书,自为编抄而成。《长山县志》康熙四十三年(1704)抄本。此编纲目繁多,内容甚少,有的只有数行,疏漏尚多。②十卷,首一卷。清孙衍纂修。孙衍字宰工,浙江嘉善人,康熙五十二年(1713)任长山知县。在任期,努力善政,建树甚多。其子霖为五经博士,随父之任,遂奉父命秉笔修志。按长山为登莱通道,青济要冲,而县志自明隆庆间修纂后已百五十年,中经多次变乱,版章残缺,文物政制,均待修辑。而旧志散失,仅存十分之二,且字迹漶漫,几不可辨。孙衍以邑志残缺太多,命子霖亟为修辑,以免百年文献,随时湮没。但无旧志可据,采缀亦难。于是征询耆旧,搜辑遗文,证以古史,参以前志,历一年多,稿经四易而成志。《长山县志》康熙五十五年(1716)刻本。全书十卷首一卷,分为:卷一舆地志:星野、沿革、疆域、形势、山川、八景、风俗、乡图、村庄、市集、关厢、桥梁、河堤;卷二建置志附古迹:城池、官衙、公署、学校、公廨、仓禀、铺舍、坛壝;卷三秩官制:宋职、金职、元职、知县、县丞、主簿典史、教谕、训导、驻防、驿丞、大使、宦迹;卷四食货志:户口、田赋、起运、存留、课税、盐法、兵防、物产;卷五选举志:进士、举人、武进士、武举人、岁贡、贡监、官荫、荐辟、貤封、武秩、掾秩、散秩、寿宫、耆硕;卷六至卷七人物志:仕业、武功、师苑、孝义、卓行、勇烈、文学、隐逸、流寓、节烈;卷八灾祥志;卷九至卷十艺文志附轶事:奏议、文、序、论、启、约、议、记、诗、词。卷首有发凡、起例、微因、革纪、物俗、胪嘉、言著、懿行。此志门类繁复冗杂,内容较旧志增加数倍,按明隆庆旧志有一百九十余页,兵燹版佚,仅存八十余页。其在无旧志可据下,广征博采,取材极富,考证翔实,对旧志舛错脱漏,做了不少补充订正。其中艺文志材料丰富,广收张养浩、刘敏中、范仲淹等文,尚有一定价值。③十六卷,首一卷。清倪企望修,钟廷瑛、徐果行纂。倪企望字颖田,安徽桐城人,举人出身,乾隆六十年(1795)九月任长山知县。钟廷瑛字南臬,历城人,历任江南黟县知县。徐果行字育泉,郡廪生,邑人。《长山县志》自康熙五十五年孙衍修辑后,乾隆三十三年邑侯文宗玠,纂续志稿本上、下二卷,记载自康熙五十年迄乾隆二十五年(1760),共五十年间事。倪企望掌长山县后,得志稿于胥吏家。嘉庆五年(1800)六月开局重修,在文宗玠志稿上详为增删,凡乾隆二十五年(1760)以后事,旁搜广讨,冀成完书。翌年刊行。《长山县志》嘉庆六年(1801)刻本。全书十六卷首一卷,分为:卷一舆地志;卷二建置志;卷三食货志;卷四灾祥志;卷五秩官志;卷六选举志;卷七至卷十一人物志;卷十二至卷十五艺文志;卷十六杂缀。卷首有序、凡例、图。此志门类简明完备,编次条分缕析,其舆地、艺文、食货等门,收载甚富,有较高的史料价值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房集

    九卷。宋周南(1159-1213)撰。周南,字南仲,吴郡(今江苏吴县)人。少聪颖,从叶适学。绍熙元年(1190)进士,为池州教授,官至秘书省正字。开禧年间召试馆职,因上书对策触怒权要,被罢官。著有《山

  • 晚明史籍考

    二十卷,附通检。谢国桢编。谢国桢(1901-1982),字刚主,号罗墅湾人,河南安阳人,1925年夏考取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,卒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。一生严谨治学,著述甚勤,此为其力作。他

  • 庄子口义

    十卷。宋林希逸(生卒年不详)撰。林希逸,字肃翁,号庸斋,又号竹溪,福清(今属福建)人。南宋端平二年(1235)进士,善诗书画。累定间官至司农少卿,终于中书舍人。撰有《道德真经口义》、《南华真经口义》、

  • 渤海国志

    四卷。清唐晏撰。唐晏,字元素,清代满州旗人。《渤海国志》一书主要记述靺鞨族建渤海国的历史。靺鞨族在先秦时称为肃慎或息慎,汉代称挹娄,南北朝时称为勿吉,有几十个部落,隋唐时称为靺鞨,主要有两大部,黑水靺

  • 爱吾鼎斋藏器目

    一卷。清李璋煜编。李璋煜,字方赤,山东诸城人。嘉庆二十五年(1820)进士。官至广东布政使。道光三十年(1850)病归。本书著录系李氏藏器,计鼎四件、敦一件、簠一件、簋一件、卣四件、尊一件、举一件、觚

  • 钓矶立谈

    一卷。此书现有二本。一本为叶林宗从钱曾家宋刻抄出,不著撰人名氏。前有自序。另一本为曹寅所刊,而题曰史虚白撰。但不足为据。其书杂录南唐事迹,并加以论断。有知不足斋本、栋亭十二种本,淡生堂余苑本、《笔记小

  • 万历以来大统历

    无名氏撰。按投时之书最易散失。明代大统历流传至今者,北平孔德学校藏有《万历二十三年岁次甲午大统历》、《万历四十七年岁次己未大统历》、丹徒丁氏藏有《弘光大统历》、杨风苞《南疆逸史》跋著录有《东武四先历》

  • 渊颖吴先生集

    十二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元吴莱(1297-1340)撰。莱字立夫。浦阳(今属浙江)人。门人宋濂等私谥为渊颖先生。延祐间以《春秋》贡于乡,试礼部不中。与黄溍、柳贯俱受业于宋方凤,再传于宋濂。在元人中享有“

  • 读易约编

    四卷。清朱江撰。朱江字东注,江都(今扬州)人。该书成于康熙三十六年(1697)。其凡例称该编原为便举子业,凡可备大小试题者著其精意,其余的只存经文。这可能是乡塾课蒙之本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

  • 代数学

    十三卷。英国棣么甘(详见《数学理》)撰,清李善兰(详见《方圆阐幽》)、英国伟烈亚力(详见《几何原本》)合译。《代数学》译自棣么甘1835年著的《代数初步》一书,内容比较简单,基本上属初等代数范围,但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