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防海新论

防海新论

十八卷。原题布希理哈撰,英国傅兰雅口译,金匮华衡芳笔述。希理哈始末不详。傅兰雅(1839-1928)为英国传教士。咸丰十一年(1861)被英国圣公会派至香港担任圣保罗书院校长。同治二年(1863)被清政府聘为北京同文馆英文教习。同治七年又受聘为上海江南制造局编译,供职长达二十八年之久,为江南制造局翻译科技书十几种。华衡芳(1833-1902),江苏金匮(今无锡)人,清末科学家,与英人傅兰雅合译过许多西方著作,此书即为一种。西历1861-1865年(咸丰十一年至同治四年),美国历史上爆发了著名的南北战争。此书作者经历了这场战争,战争结束后的第三年,写了此书,记述其所见所闻,并节录当时军中的一些文报,加以论断。同治十二年(1873),由傅兰雅口译,华衡芳笔录,译为中文。原书二十卷,其中二卷内容甚简略,故在译述时合入别的卷中,成十八卷。其书内容大略言之,卷一至八言今时之船与火炮比过去更精,则往昔之防守法已不可用,另当更新云。卷九至十一,论述阻遏敌船入内地之法。卷十二至十七,论述水雷的造法与使用法。卷十八论用灯光照明海上,以免敌船偷渡之法。此书因作者身历戎行,故书中所记多为亲身阅历,为研究美国南北战争史的珍贵史料。同时,又使当时中国人大开眼界,了解了西洋战法及其先进的武器装备等。但此书译文也多有草率之处,华氏《序》云:“甫及一月,书已脱稿”。故《续修四库全书提要》批评说:“盖自译书以来,从未有如是之易而且速者,足证翻译草率”。此外,书中卷一论南北战争之起由,也懵然未解。甚至脱漏北邦总统林肯之名,殊为不当。此书据《续修四库全书提要》云有“江南制造局本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重编百家姓五种

    各一卷。一本朱王万寿,明时吉昌句,明崇祯年间,上元黄周星九烟撰。一本咸丰万寿,安广吉康句,曰《新编百家姓》。一本咸丰万寿,安康吉昌句,曰《百家姓二编》。一本咸丰万寿,安贺巩昌句,曰《百家姓三编》。皆咸

  • 孟子注

    二卷。清陈澧(详见《别本孟子注》)撰。是书首有陈澧自题。所注皆从涵泳体验得来,或举其要,或抉其微,或发其疑,又或借以证史感时。语皆平实,不骛高深。书间有涉及考订处,如“郊关之内,有囿方四十里”,澧认为

  • 禹贡注解

    一卷。姚明辉撰。姚明辉字孟埙,上海人,清末民初学者,对于舆地之学很有研究。姚明辉认为,《禹贡》是地志之祖,后汉两晋直至明代诸史之《志》,莫不上师大禹,下仿班固。此书为姚氏之讲稿,基本上以胡渭的《禹贡锥

  • 泌园集

    三十七卷。明董份撰。生卒年不详。董份字用均,号泌园。乌程(今浙江)人。嘉靖二十年(1541年)进十。官至礼部尚书,兼翰林学士。此集为其孙嗣茂所编。共诗七卷、文三十卷。此集为浙江孙仰曾家藏本,有《四库全

  • 坚白斋骈文存

    一卷。《杂稿存》四卷。清龙汝霖(生卒年未详)撰。字号里生平见《坚白斋诗存》(辞目)。本书“骈文高者摹拟骚汉,次者宗法六朝,大多气骨遒劲,词藻纷纶而非靡靡之音。”《杂稿存》卷一有《代沈桂芬请筹费移屯》一

  • 论语补疏

    三卷。清焦循(详见《论语通释》)撰。循著有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毛诗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左传》等补疏,并由阮元刻入《清经解》。是书书中称:言必信、行必果者为君子,浅薄固执者为小人。另邢疏认为:老

  • 豳风广义

    三卷。清杨屾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杨屾,字双山,兴平(今陕西兴平县)人,平生从未出仕。杨屾从《诗经·豳风》中的诗出发,认为陕西一带古时曾养过蚕,顽固坚持陕西气候条件不适合养蚕的看法是错误的。杨屾为了求得实

  • 四八目

    见《圣贤群辅录》。

  • 庸言录

    无卷数。清姚际恒(1647-约1827)撰。姚际恒字立方,号首源,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。姚际恒一生喜读书,治学甚勤,曾从事《九经通论》的撰述,越十四年而成,敢于批评前人不敢怀疑的经书。著有《好古堂书目

  • 老子新解

    见苏辙《道德经解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