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青嵝遗稿

青嵝遗稿

二卷。清盛锦(?-1756)撰。盛锦,字庭坚,号青嵝。江苏吴县人。诸生。盛锦一生周游南北,京城王公大臣与其有交者不寡。该集由沈德潜选编并作序,据序中介绍,遗稿共收诗五百余篇,因刻书费用有限,先刊印十分之六,故此集并非盛锦作品全集,诗不止书中所载。盛锦诗风格平和冲淡,温柔有至。近体诗仿唐音较多,而入蜀后许多诗篇拘于格律,无豪放壮丽之气。全书经沈德潜评价圈点,所收的作品均有唐诗风格。王昶在《蒲褐山房诗话》中认为,《青嵝诗》以《入蜀》为第一;而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独称赞其《别友人》一联:“点检箧中裘葛具,预知别后寄衣难。”袁枚主性灵,与沈德潜崇尚声调相反,因而,各执一说。该集原刻本是同治年间盛锦玄孙朝彦依原板修补印行,并附跋介绍。还有续集二卷,刻板藏于家中,洪扬革命,刻板毁而不可得。今有乾隆二十六年(1761)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疆交涉志要

    六卷。清钟镛撰。钟镛,字声叔,生卒年不详,浙江钱塘(今属余杭)人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,钟镛坐嫌下狱,遂遣戍新疆。清季中俄交涉,多趋重东北,故东三省之事,著述较丰,而新疆边况罕有记注。钟氏为“资

  • 春秋穀梁经传解释残本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。该残卷系敦煌卷子本,起于僖公八年“禘于太庙用致用夫人”注义,至僖公十五年传末注文,共一百六十八行,末题“《春秋穀梁经传解释僖公上第五”,不见著名姓名。考范宁《春秋穀梁传集解序》说:“释

  • 经天该

    一卷。意大利国利玛窦(15521610)撰。是编卷首有嘉庆五年甘泉筱轩序。称此书为泰西利玛窦所传歌。此卷悉将三垣二十八宿经星,照今时星数度限分别加以近南极可见之星,及新见无名诸星,且绘其情状,十分详明

  • 古文尚书正辞

    三十三卷。清吴光耀撰。吴光耀为湖北江夏人,生卒年不详,约于洪良品同时。吴光耀亦为尊信《古文尚书》者,此书之广博亦略胜洪良品《辨惑》,只是全书繁冗琐碎,不如洪书简明、系统。然书中亦多有可取之处,比如吴光

  • 词旨畅

    二卷。清胡元仪(生卒年未详)撰。胡元仪生平事迹见《毛诗谱》辞目。本书阐发陆辅之《词旨》之微意,故曰《词旨畅》。因篇幅增多,故析为上下二卷。辅之受学于乐笑翁。元仪以《词源》申证陆说,最为有法,原列属对警

  • 兵镜

    十一卷。清邓廷罗撰。邓廷罗字叔奇,号偶樵,江宁(今属江苏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顺治中拔贡生,官至湖广荆南道。此书共分三部分。一为《孙子集注》一卷。次为《兵镜或问》上下二卷。三为《兵镜备考》八卷。《孙子集注

  • 别本春秋大全

    三十卷。明冯梦龙(详见《春秋衡库》)撰。该书全录胡安国《春秋传》,间采《左传》史事,以备学子作时文捃摭之用。至于其他诸家之说,则仅录数条。王重民《中国善本书提要》疑此书即《春秋衡库》。四库馆臣曾见内府

  • 诸真玄奥集成

    九卷。明朱载(生平事迹均不详)编。宋元之间以倡仙佛同源而著名者,有石泰、薛氏、陈楠、葛长庚等。究其源,皆出于张伯端、萧廷之、赵友钦。其所言皆《悟真篇》之旨。朱载编此书,也提倡仙佛同源之说。此书又作《诸

  • 濂洛风雅

    六卷。元金履祥(1232-1303)编。金履祥字吉父,号仁山。浙江兰溪人。著有《尚书表注》等。是书乃至正十六年(1356)履祥馆于韩良瑞家齐芳书舍所刻。原本选录周子、程子以至王柏等四十八人之诗,而冠以

  • 易笺

    八卷。清陈法撰。陈法字定斋,贵州安平(今平坝)人。康熙五十二年(1713)进士。官至直隶大名道。乾隆十年(1745)因河决陈家浦,引咎自劾,革职发军台效力。后放归,主讲贵山书院十八年。此书系其居军台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