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音韵学丛书三十二种

音韵学丛书三十二种

一百二十三卷。严式诲编。严式诲,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。陕西渭南人。这套丛书首列传为司马光撰《切韵指掌图》。书分二十图,在制作体制上它与较早的《韵镜》、《七音略》、《四声等子》都不尽相同。它对了解宋代语音面貌具有重要价值。宋吴棫撰《韵补》五卷,他取古代韵文《诗经》、《楚辞》以求古音,据古人用韵以求《广韵》二百零六韵的古音分合,为后人研究古音初辟畛域,创立方法。明陈第撰《毛诗古音考》,书成于万历三十四年(1606年)。陈第以《诗经》的押韵反映古音的客观存在,彻底廓清了宋人“叶韵”说的谬误。《屈宋古音考》成书于万历四十二年(1614年),书取屈原《天问》以下二十四篇、宋玉作品十四篇考订《楚辞》古音。此书和《毛诗古音考》,互相发明,证明古音。清顾炎武的《音学五书》全面考订《诗经》古音,以求古韵分合。离析《唐韵》以入声配阴声。凡此在古音研究上都具有开创意义。清李因笃《古今韵考》书成于1689年,作者以简短的篇幅概括顾炎武的音韵学说。江永的《古韵标准》成于乾隆二十四年(1759年)以前。此书以《诗》韵为标准,以经传骚子的用韵为佐证,使古音研究更加精密,对后人影响较大。《音学辨微》旨在列举辨音之法,“为有志审音而不得其门径者导夫先路。”《四声切韵表》列《广韵》音系的等韵图,兼有审音述古两方面的意图。戴震《声韵考》四卷,分别考证了反切、韵书、四声原始、唐宋用韵沿革、古音、字母、等韵本末等。《声类表》用《广韵》分韵表现上古音系。段玉裁《六书音韵表》是在修改补充《诗经韵谱》、《群经韵谱》,并改变其体例的基础上,易称《六书音韵表》。孔广森的《诗声类》就《诗》韵求古韵分类。王念孙《古韵谱》就古人用韵以求古音,分古韵二十一部。钱坫《诗音表》一书探求《诗经》双音词两个音节之间的声纽关系。江有诰《江氏音学十书》对古音进行了全面研究,成就卓著。夏炘《诗古韵廿二部古音表集说》,是对《诗经》古韵研究的一个总述。严可均《说文声类》据《说文》谐声系统研究古音。由林出腴发起,龚芗农等人校定,严式诲编辑的《音韵学丛书》主要收录了清代音韵学的重要著作,可谓音韵学之集大成者,是治音韵学最完备的参考书。目录:宋司马光撰《切韵指掌图》二卷,附元邵光祖撰《检例》一卷,宋吴棫撰《韵补》五卷,明陈第撰《毛诗古音考》四卷,《屈宋古音义》三卷,清顾炎武《音学五书》三十八卷:《音论》三卷、《诗本音》十卷、《易音》三卷、《唐韵正》二十卷、《古音表》二卷,清顾炎武撰《韵补正》一卷,清李因笃《古今韵考》四卷,清江永撰《古韵标准》四卷、《音学辨微》一卷、《四声切韵表》一卷,清戴震撰《声韵考》四卷、《声类表》九卷,清段玉裁撰《六书音韵表》五卷,清孔广森撰《诗声类》十二卷、《诗声分例》一卷,清王念孙撰《古韵谱》二卷,清钱坫撰《诗音表》一卷,清江有诰撰《江氏音学十书》(已刻三种余嗣出,内三书原末刻):《诗经韵读》四卷、《群经韵读》一卷、《楚辞韵读》一卷附《宋赋韵读》一卷、《先秦韵读》二卷、《谐声表》一卷、《入声表》一卷、《唐韵四声正》一卷、附《等韵丛说》一卷,清夏炘撰《诗经廿二部古音表集说》二卷,清严可均撰《说文声类》二卷。有民国年渭南严氏刻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二子乘舟

    二子乘舟,泛泛其景。愿言思子,中心养养!二子乘舟,泛泛其逝。愿言思子,不瑕有害?

  • 名媛汇诗

    二十卷。明郑文昂编。郑文昂生平未详。闺秀著作,明人喜为编辑。然大抵辗转剿袭,体例略同。此书较《名媛诗归》等书,不过增入杂文。其余皆互相出入,伪误亦复相沿。

  • 身理

    见《身理启蒙》。

  • 竹叶庵文集诗

    二十四卷。《词》九卷。清张埙(约1780前后在世)撰。生卒年未详。张埙字商言,号瘦铜。江苏吴县人。乾隆三十年(1765)举人。官内阁中书。此编聚其生平之诗,随所游历,各为一集。凡《南海集》二卷、《西征

  • 金光明经文句

    十卷。隋代释智撰。智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文疏》辞条。《金光明经文句》是对《金光明经》的注释。《金光明经》是由北凉昙无谶译,共四卷。说诵读流布此经的国土,将受到四大天王的保护。此文句由智讲说,弟子

  • 易广记

    三卷。清焦循撰。焦氏精研易学,多所创见,其治易有三法,即旁通、时行、相错。此书据自序,称“自汉魏以来至今二千余年,凡说易之书必首尾阅之。其说有独得者,则笔之于侧,可以广见闻,益神智”。积久则成此书,自

  • 字林精萃

    八卷。清墨庄(其生平不详)辑。是书与吕忱《字林》无涉。又名《字林经策萃华》或《彬雅》,似是为读经而编的字汇。其分卷悉以偏旁字画多少为次,每字之下,搜集各经笺传及《说文》以注之。其凡例云:“凡笺传注《说

  • 经苑

    二百一十八卷。清钱仪吉编。仪吉字蔼人,号衍石,一号心壶,浙江嘉兴人,嘉庆十三年二甲进士,官至给事中,尝主讲河南大梁书院。此书即其在书院时编刊的。首有吉仪序,大意是补通志堂所未收。原编四十四种,刊成的有

  • 诸书字考

    二卷。明林茂槐(生卒年不详)撰,茂槐字稚虚,福清(今属福建)人。万历乙未(1596年)进士,官至吏部郎中。是为辨别字音之作。共分四十四类,其例有八:(1)字有异音而读讹者,(2)偏旁讹者,(3)假借通

  • 牧斋初学集笺注

    二十卷。《有学集笺注》四十卷。清钱曾(1629-1701)撰。钱曾,字遵王,号也是翁。江苏常熟人。撰有《读书敏求记》、《述古堂藏书目》等。钱曾少时就学于族祖钱谦益,得其真传。钱谦益字牧斋,福王时台授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