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骆丞集

骆丞集

四卷。唐骆宾王(619-687)撰。骆宾王,字观光,婺州义乌(今属浙江省)人,文学家,官至礼部,兼东台详正学士,艺文令。与王勃、杨炯、卢照邻齐名,号称“初唐四杰”。幼年聪颖,七岁即能赋诗,博得神童的美誉。在任长安主簿,擢侍御史时,因多次上疏言事,武后不悦,被诬贪赃下狱。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,李敬业在扬州举兵讨伐武则天,骆宾王参加李敬业军,所拟《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》,震撼朝野。后李敬业兵败,骆宾王下落不明。闻一多说:“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,专喜欢管闲事,打抱不平,杀人报仇,革命,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”。(《闻一多全集》丙集《宫体诗的自赎》)。其著作由郗云卿编成文集十卷,此后亦散佚。据《唐书·文苑传》称“中宗时昭求其文,得百余篇,命郗云卿编成文集十卷。”此后亦散佚。今所传《骆宾王文集》凡四卷,有文三十八篇、诗一百二十五首,赋颂三篇。又有《唐骆先生文集》六卷,乌程陆宏祚,仁和虞九章,钱塘童昌祚共同订释。《善本书室藏书志》著录称:“是集卷一颂、五言古诗,卷二五言律诗,卷三排律、五言绝句、杂言,卷四七言古诗、七言绝句、序类,卷五表启类(此疑有误),卷六杂著类、檄文”。其诗多悲愤之辞,感情激荡,词采富赡,开启一代诗风。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,继承了六朝以来诗人们积累的丰富艺术经验。其特色,在于音节和谐,言词流利,声情并茂,感染力强,易于上口成诵。基本上摒弃了纤巧堆砌的作风,在格律形式上也有所探索和贡献,奠定了唐人歌行和五律的形式。为唐诗声律风骨兼备的形成打下基础。后来刘希夷的《代悲白头吟》、张若虚的《春江花月夜》,盛唐李颀的《古从军行》、王维的《老将行》、高适的《燕歌行》,中唐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、元稹的《连昌宫诗》、晚唐郑嵎的《津阳门诗》、韦庄的《秦妇吟》等为人熟知的名篇,都是沿着这条线索发展而来。关于对该集整理,首先由郗云卿奉唐中宗之命编成集十卷,新旧《唐书》、《崇文总目》、《郡斋读书志》、《直斋书录解题》等均作十卷。到明代,宋、元旧本不见记录,而明人编辑者却很多,卷帙也不一致。其中最著名的有明人陈魁士注的《骆子集注》四卷,其集收颂一篇、赋二篇、诗一一七首、表一篇、对策三篇、启十篇、书五篇、序九篇、杂著六篇、共计一五四篇。其后有《骆宾王文集》十卷,明刊本,《四部丛刊》据此影印。到清代,宋、元旧本相继发现。清代有《骆侍御全集》四卷,附考异一卷。后由陈氏对明清时期流行的《骆宾王文集》进行校订辑佚,详加笺释,是一部较好注本,清咸丰刊印。1985年又重新出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江家藏集

    四十二卷。明顾清(?-1527?)撰。顾清字士廉、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)人。弘治五年(1492)举南京乡试第一,第二年进士及第,授编修,进侍读,官至礼部尚书,致仕,卒谥文僖。著有《松江府志》(已著录),

  • 疮疡经验全书

    十三卷。旧本题宋窦汉卿(1186-1280)撰。又名《窦氏外科全书》。实为其裔孙窦梦麟辑自明代以前诸书并增经验方的托名之作。原书约成于明隆庆三年(1569)。后为清洪瞻岩所获,复参考其他刊本,与陈友恭

  • 闽海纪略

    不分卷。清未著撰人。作者生平不详。是书记事起自顺治元年(1644年),唐王在福州即位,改元隆武,止于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闰六月。此书各篇皆记郑氏史事,对清初禁海政策详述始末,对禁海政策对沿海各地

  • 垒字编

    一卷。清汪汲(生卒年不详)撰。汪汲字葵田,著有《韵府纪字》、《事物会原》、《汇集经验方》、《乐府标原》、《宫调总论》等。是书专录垒体之字,依《康熙字典》分部,以笔画多少为序。惟所收之字专尚新奇,多不可

  • 论语庾氏释

    晋庾翼撰。清马国翰辑。翼字稚恭,鄢陵(今河南鄢陵西北)人。庾亮弟,官至大都督,镇武昌、襄阳。其人风仪美劭,才能丰赡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梁有《论语释》一卷为翼所撰。今亡佚。皇侃疏仅引其释“子畏于匡”一节

  • 樊川丛话

    八卷。明姜兆熊(约1570年前后在世)撰。姜兆熊,字恂如,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。生卒年及生平均不可考。著有《樊川丛话》八卷。《樊川丛话》记叙的都是杂事,分为朝庙、山川、考证、诗话、闺秀、仙释、怪异、数

  • 珊瑚木难

    八卷。明代朱存理撰。生平见《旌孝录》撰。据朱彝尊《静志居诗话》记载:“存理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忘学问,人有异书,必从访求,以必得为志。所纂集凡数百卷。既老不厌。坐贫无以自资,其书旋亦散去。又据《江南通志》

  • 读说文序表记

    一卷。清姚凯元撰。姚氏生平参见《说文问疏证》。是书专记两徐《说文》序表之异同。序指许慎之前后序,表指许冲所上表。记其在二徐本中的异同,以之互订,是有必要的。然姚氏此书,收录颇不完备,无所创获,不过是附

  • 九九乐府

    一卷。清陈孤湣、郑亦亭(生卒年均不详)著。陈孤湣号鉴湖老髯。此集模仿清潘柽章、吴炎《今乐府》体,与其友郑亦亭合著。其内容为吟咏明朝之事,多含故国之思。因摘题八十一,合为九九之数,故名《九九乐府》。有《

  • 六帖补

    二十卷。宋杨伯岩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杨伯岩字彦思,号泳斋。代郡(今山西大同)人。淳祐年以工部郎官衢州。著有《九经补韵》,此书考据精确。《六帖补》是增补白居易《六帖》,孔传《续六帖》所未载的内容。全书共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