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骈雅

骈雅

七卷,明朱谋撰。朱谋字郁仪,濠州(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)人。宁献王曾孙,袭封镇国中尉。万历中管理石城王府事,典藩政三十余年。病卒,私谥贞静先生。藏书丰富,因能淹贯群籍,尤精经学、小学。著《易象通》、《诗故》、《古音考》等一百十二种,另有诗文集《枳园近稿》。骈之为言并也、联也,其书专收联语,故谓之《骈雅》。书前孙开序曰:“(谋)冥搜古昔,旁采方谣,原本山川,极命草木,于凡骈偶之语,宏侈之辞,靡不该而存之,体仿《尔雅》作《骈雅》七卷。”是书分《释诂》、《释训》、《释名称》、《释宫》、《释服食》、《释器》、《释天》、《释地》、《释草》、《释木》、《释虫鱼》、《释鸟》、《释兽》,凡十三篇。《骈雅》搜罗经史子集及稗官小说中的冷僻深奥的双音语词,所谓“联二为一,骈异而同”者(《自序》),复以双音语词加以训释。被释骈词有单纯复音词、有合成词、有双声词、有迭韵词、有迭字词。如《释训》“郁悠,思念也。”“惆怅,悲哀也。”“憭慄,凄怆也”。古故无是类书,朱氏遍为搜求条贯,括殊号于同条,标微言于两字,使是书“非字之训诂,是辞之训诂也”,这是《尔雅》系著作之一大进步。且是书征引奥博,条理赅备,在明人书中,可与方密之《通雅》并称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曰:“谋淹通典籍,其《一斋书目》所载,往往为诸家所未窥。故征引详博,颇具条理,非乡塾陋儒捃拾残剩者可比……奇文僻字搜辑良多,撷其膏腴,于词章要不为无补也。”《骈雅》亦颇多可议之处:一、有些被释词本是单音词,《骈雅》误为骈词,如《释诂》有“”,释为“众多”,而《广雅》已收“”、“”,释以“多也”,“”、“”皆为单音词,本一字一义者。二、并无异义之词,前后重出,如《释诂》中“蹇产”两见,《释服食》中“褋”即“褋”,“禅衣”即“单衣”,但却先后错出。三、体例不够谨严,有些词条排列失次,如“茂盛”、“盛满”、“盛多”、“盛长”、“炎盛”、“隐盛”等条,意义相近,本应相次,却没有排在一起。四、释义不准确。清李慈铭《越缦堂读书记》曰:“‘边幅,矜持也’。按《后汉书》公孙述、马援两传所云‘坐饰边幅’、‘修饰边幅’,皆谓其修饰小节,盖以布帛之边幅,喻人威仪之末文。中尉训作‘矜持’,误矣。”“云‘感慨,徇私恩也’。按史传凡云‘感慨’,皆作‘慷慨’用,岂得以‘殉私恩’释之。”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云:“藻井乃屋上方井,刻为藻文,《四京赋》注引《风俗通》训义甚明;而谋以为刻扉之属,改易旧文,殊为未确。又谓都御史为大司宪,詹事为端尹,乃流俗之称,亦乏典据。”《骈雅》卷首有万历十五年(1587年)自序,其书当即于此时完成刊布。另有余长祚序,末有谋子统鍡跋语。有明刻《朱氏杂著六种》本名《天宝藏书》、《泽古斋丛书》本、《借月山房汇钞》本、《豫章丛书》本、经纶书室刊本、《丛书集成》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籀拾遗

    三卷。清孙诒让撰。参见《名原》。是书从薛尚功《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》中选取十四器,阮元《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》中选取三十器,吴荣光《筠清馆金石录》中选取二十二器,计六十六器,照录各器原文,分析文字的偏旁

  • 东林书院志

    二十二卷。清高隆等辑,许献重修。高隆,无锡人。明代震撼朝廷的东林党,其发源地即无锡东林书院。东林书院志自明万历始,迄清雍正止,共有四位作者,但传世甚少。志创始者刘元珍,其书成于明万历四十二年(1614

  • 读左质疑

    四卷。清王祖畲(详见《礼记经注校证》)撰。《左传》自刘歆加以表彰,逐渐为学者所重。但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责难。东汉今文学家何休等人曾批评《左传》。唐代学者啖助认为《左传》广采文籍,是非交错;赵匡认为《左

  • 康熙字典

    四十二卷。清圣祖玄烨于康熙四十九年(1710)命大学士张玉书(1642-1711)、陈廷敬(1639-1712)与翰林院官员共三十人合撰,历时六年,至康熙五十五年(1716)成书,原名《字典》。其编纂

  • 江都县续志

    三十卷,首一卷。钱祥保、桂邦杰等纂。钱祥保,字瑞生,号仞庵,江苏甘泉县人,屡应布政司试未售,乃入资得官知县,辛亥罢官归里。桂邦杰,字蔚蒸,江苏甘泉县人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进士,知县,曾留京师教

  • 禹门集

    四卷。清郭振遐(约1766年前后在世)撰。郭振遐,字中洲,汾阳(今山西冀宁)人,寄居扬州,生卒年均不详。振遐有大志,以大禹、颜回自比,工诗,颇率易。著有《禹门集》六卷。是集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列入存目书著

  • 字林精萃

    八卷。清墨庄(其生平不详)辑。是书与吕忱《字林》无涉。又名《字林经策萃华》或《彬雅》,似是为读经而编的字汇。其分卷悉以偏旁字画多少为次,每字之下,搜集各经笺传及《说文》以注之。其凡例云:“凡笺传注《说

  • 尚书骈枝

    不分卷。清孙诒让(1848-1908年)撰。孙诒让字仲容,号籀庼,浙江瑞安人,清代著名的经学家、文字学家。同治六年举人,官至刑部主事。主要著作有:《周礼正义》,总结旧说,为历代解释《周礼》的较完备的书

  • 尚书集解

    二十卷。孙承泽(1592-1676)撰。承泽字耳伯,号北海,又号退谷、退谷道人、退道人等。益都(今属山东省)人。因其家世隶上林苑籍,故自称北平人。清代著名学者。明崇祯四年(1631)进士,官兵科给事中

  • 说文古籀补

    十六卷。清吴大澂(1835-1902)撰。大澂字清卿,号恒轩,又号愙斋,江苏吴县人。同治七年(1868)进士,改庶吉士,授编修,累官广东、湖南巡抚。甲午之战,督师山海关,兵败革职。家藏古器物甚多,精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