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高密县志

高密县志

①十卷。清张浩修,张寅威等纂。张浩,会稽人,吏员出身,康熙四十四年(1705)任高密知县。在任期间,从政廉洁自守,于邑中多有建设。《高密县志》,在明嘉靖、万历时,曾两次纂修,入清以后,各县均重修邑乘,惟高密则无。张浩莅任后,即与邑中士绅耆硕,商议纂修县志,遂设局采访,博搜遗闻,垂询近事,历数月新志成。《高密县志》康熙四十九年(1710)刻本,全书十卷,分为:卷一舆地:沿革、星野、形势、山川、里社、风俗、节序、物产;卷二建置:城池、公署、铺舍、坊表、桥梁、道路、市廛;卷三贡赋:户口、田地、赋税、征役、官庄、义仓;卷四典礼:公仪、祀典、宾兴、乡仪、恤政、刑法;卷五学校:儒学、社学、射圃、学田、祭器、书籍;卷六职官:封建、官师、汛官、名宦;卷七选举:荐辟、科目、武职、岁贡、封拜、恩荫、监生、官生;卷八人物:乡贤、贤才、孝义、列女、隐逸、仙释;卷九杂稽:古迹、景致、祥异、庙宇、寺观、丘墓;卷十艺文:宸翰、传记、碑铭、诗歌、传注、奏疏。此志体例完备,纲举目张,评论考证,较为详确,叙事尚能言简意赅,为方志中的善本。②十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张乃史修,钱廷熊纂。张乃史,古皮人,乾隆间继任高密知县。钱廷熊,姑苏人,历任曹州府荷泽县知县,乾隆十三年(1748)任高密知县。钱廷熊掌高密,见邑志自康熙四十九(1710)知县张浩重修后,又四十余年未再纂修。虽建置、赋役不无变更,风俗社会不无易移,而旧志断简残编,无法观其全。乃决意重修邑乘,征邑中士大夫,或任采访,或负纂辑,稿成未付梓,钱廷熊迁调他地。张乃史继任之,邑中绅士遂挟其前任钱廷熊旧稿,请纂于乃史。乃史簿书余暇阅其卷帙,无不备载。遂以其稿,参补考订,历五月而告竣。《高密县志》乾隆十九年(1754)刻本。此志体例完备,叙事,极简洁明了。其中对建置志、赋役志二志,记述极为详实,由明至清,条缕析贯,从中可考见数百年社会生活及其演变史,有一定参考价值。③十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罗邦彦、傅赉予修,李勷运纂。罗邦彦,福建南平人,拔贡出身,光绪十八年(1892)任高密知县。傅赉予,萧山人,举人出身,光绪二十二年(1896)任高密知县。李勷运,邑人。高密县志自乾隆十九年(1754)钱廷熊修后,又已百余年未修加纂。这期间,建置之因革,社会之演进,均不可无志。适山东巡抚张曜,欲重修《山东通志》,因檄各属,将原志汇呈,并将未续事实,谘访缮进,以备采录。罗邦彦乃奉旨修志,与邑中文士,分负采访修纂诸事。不久,邦彦离任,稿未成又被檄去。傅赉予继任后,仍命邑人续补罗邦彦未完成之稿,证诸旧志,续以新编,历时五月而志成。《高密县志》光绪二十二年(1896)刻本。此志体例完全承袭前志,毫无增损,仅续以新事而已。然其叙事、图考,均极精详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元经

    十卷。隋王通撰,唐薛收续并作传,宋阮逸注。王通(584-617或618),字仲淹,隋绛州龙门(今山西河津)人。文帝时,任蜀郡司户书佐。曾入长安,献《太平策》十二章,为公卿所阻,不得用。大业末,弃官归,

  • 宋宰辅编年录

    二十卷。南宋徐自明撰。徐自明,字诚甫,号慥堂,永嘉(今浙江温州)人。官富阳主簿,除太常博士、国子博士,终永州知州。除此书外,尚编著有《零陵志》十卷,《浮光图志》三卷。全书以皇朝世系划分卷帙,上起太祖建

  • 缶庐诗

    四卷。清吴俊(1818-?)撰。作者介绍见《缶庐别存》。此集收吴俊之诗俊诗清远闲放,超然尘寰之外。如《自题松石间独坐小像诗》,胸襟超迈。自序云:“私读古人诗仿为之,如盲人索途,不知东西南朔,积久成帙。

  • 罗经顶门针

    二卷。明徐之镆(生卒年不详)撰。徐之镆,建阳(今属福建省)人,万历中诸生,撰有《罗经顶门针》二卷。明代堪舆家罗经测地的规定,仅主二十四向,而略先天十二支之位。徐之镆撰《罗经顶门针》,斥责略先天十二支之

  • 云栖纪事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。此编不著撰者,经稽考,当成于寺僧宏熹之辈。云栖开山于宋初的志逢,至明代为莲池大师的道场,世称名山胜地。清初,康熙、乾隆皇帝南巡至此。嘉庆间不慎失火,后发币兴修。咸丰间兵燹载经,寺无完址

  • 昭忠录

    一卷。作者不详。本书所记为绍定四年(1231)元兵克马岭堡,至南宋灭亡期间南宋忠节之士事迹。始于田璲,终于谢枋得,共130人。每条先列姓名、官爵,后记死难事实。所记有详有略,但大都确实可据,多为《宋史

  • 栖老堂集

    一卷。明殷仲春(约1596年前后在世)撰。殷仲春,字方叔,自号东皋子。浙江秀水(今嘉兴)人。生卒不详。尝慕王绩为人,隐居教授,又精于医,得钱辄入市买断烂书读之。集首载赋骚,次古今体诗,再次则为引辞赞疏

  • 香草居集

    七卷。清李符(1639-1689)撰。李符,本名李符远,字分虎,号耕客,又号桃乡,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李绳远、李良年之弟,时称“三李”,并有诗名。早年受知于曹溶,得读其藏书,又与朱彝尊等结诗社,学问

  • 补乡礼

    一卷。清诸锦(1686-1769)撰。锦字襄七,号草庐、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雍正进士,官金华府教授,乾隆举鸿博、授编修、迁赞善。博闻强识,诗法山谷、后山。著有《至诗说》、《绛跗阁集》等。是书因《仪礼

  • 周易郑注

    十二卷。汉郑玄撰,宋王应麟撰集,清丁杰后定,张惠言订正。此为湖海本。丁杰字小疋,浙江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,乾隆时进士,官教授。王应麟所辑《周易郑康成注》一卷,明胡震亨附刊于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后,姚士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