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黄叶山樵诗草

黄叶山樵诗草

四卷。清江壁(1814-?)撰。江壁,字南春,甘泉(今江苏江都)人,曾于道光七年(1827)初试榜首,后均不第,诗中有“公侯之长揖不跪,布衣贵比公卿高”句。《诗草》集中以怀古诗为多,亦多赋景凭吊之作。《诗草》无序跋,事迹不详。诗草第一卷辑诗六十二首;第二卷辑诗六十五卷;第三卷、四卷各辑诗七十一首,四卷共辑诗二百六十九首。今存清同治间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群公四六续集

    十卷。不著编辑者名氏。共自甲至癸十卷,皆南宋人通候之启。其正集今未之见,此其续集。所录无非应酬泛语,无足采录。如方云翼、葛谦白等贺秦太师诸启,尤秽简牍。收入《四库全书总目存目》,并加以介绍。

  • 七十二候诗

    一卷。明顾德基(约1644年前后在世)撰。顾德基,字用晦,江苏常熟人。生卒年不详。生平亦待考。此集以七月七十二候各为七言律诗一首。四库著编者称,其词旨凡鄙,殆不足观。以古人从无此题,姑存以备一体。有浙

  • 急就探奇

    一卷。清陈本礼(生卒年不详)撰。本礼字素村,别号耕心野老,江宁江都(今属江苏)人。是书别出心裁,以为《急就篇》乃是史游“勤心纳忠”(《后汉书·宦者传序》语)之作,不是一般教学童识字的蒙书。书首为陈氏自

  • 五代史肪截

    四卷,清张笃庆撰。其事迹见前条。《五代史肪截》一书摘取欧阳修的《五代史》之文,间附自己的评论,其写作体例与《班范肪截》略同,但在论述上似乎更加平淡,如论朱全忠(即朱温)、张全义赐名一事,则说:“可谓忠

  • 佛教初学课本

    一卷。清代居士杨文会(1837-1911)撰。杨文会,号仙山,安徽石埭县人。生逢清朝末年,经历过因太平天国运动的辗转迁移。面对时局的动荡,杨文会却专心学习音韵、历数、天文、地理、黄、老、庄、列等学问,

  • 湖湘五略

    十卷。明钱春撰。钱春,字梅谷,一字若木,武进(今属江苏武进县)人。万历进士,官至户部尚书。钱春初授御史,巡按湖广时受人称道,后因遭魏忠贤弹劾其倚东林党而被削籍。崇祯初年复官。《湖湘五略》为钱春于万历四

  • 张乖崖事文录

    四卷。明颜端、徐浣同编。颜端,应山(今属湖北)人,曾官成都县教谕。徐浣,杭州人,曾官华阳县教谕。两人生卒均不详。弘治三年(1490),文安人邢表为四川左布政使,他有感于张咏乃四川名宦,于是嘱颜端、徐浣

  • 刘氏政论

    一卷。三国魏刘廙(180-221)撰。清马国翰辑。刘廙,字恭嗣,南阳安众(今河南镇平县东南)人,事曹操为丞相掾属。汉文帝即位,官侍中,封关内侯,著书数十篇。清马国翰所辑《刘氏政论》一卷,实为一篇。《续

  • 丧服变除图

    一卷。吴射慈(生卒年不详)撰。清马国翰辑。《三国吴志》没有射慈传记。《孙休传》中说“从中书郎射慈郎中盛冲受业”。《孙奋传》说“传相谢慈等谅奋”。裴松之注,慈字孝宗,彭城人,见《礼论》,撰《丧服图》及《

  • 周易象义

    十二卷。宋丁易东撰。此版本系从《永乐大典》中辑出,残卷。此本则为宋刊本,胜于辑本,故列出。宋刻大半较真,可补辑本之佚。书首题“武陵丁易东象义”。凡上下经为二卷,又每卷各分子卷。三传十篇为十卷。前有自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