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谷琐谈
四卷。明李蓘(生卒年不详)撰。蓘字于田,内乡(属河南省)人。嘉靖三十二年(1553)进士,官至提学副使。此书杂缀琐闻,中间参以考证。立论多驳正《孟子》。如第一条引宋儒心如谷种之说,认为出自《华严经》;又认为仲弓持敬、颜子克复,是本顿渐二义;又认为朱注中“天理人欲同行异情”之语,是从中锋和尚《山堂夜话》中来,并认为此皆为“援儒入墨”。传本少见。
四卷。明李蓘(生卒年不详)撰。蓘字于田,内乡(属河南省)人。嘉靖三十二年(1553)进士,官至提学副使。此书杂缀琐闻,中间参以考证。立论多驳正《孟子》。如第一条引宋儒心如谷种之说,认为出自《华严经》;又认为仲弓持敬、颜子克复,是本顿渐二义;又认为朱注中“天理人欲同行异情”之语,是从中锋和尚《山堂夜话》中来,并认为此皆为“援儒入墨”。传本少见。
见《皇朝藩属舆地丛书》。
二卷。李日华(1565~1635)、郑琬同撰。李日华,字君实,号竹懒,嘉兴(今属浙江)人。万历二十年(1592)进士,官至太仆寺少卿。明文学家,亦能书画,并善于鉴别。所作笔记,内容亦多论书画,笔调清隽
二集,十五种。存古学会编。丛书所收敦煌石室遗书均影印刊行,较之刻本,更可存真。其中《唐人画壁弥陀法会图》、《唐人藻井画佛堂内诸佛图》、《唐人画壁千佛岩图》、《唐人画壁明王像》、《唐人画壁太子求佛舍利图
十二卷,首一卷,末一卷,清顾人骥修,沈成国纂。宋宁宗嘉泰二年知县黄葵首修县志。宋理宗开庆改元知县钟绍安再修。明成化二年知县萧宏、弘治六年知县徐绶、万历七年知县杨万春先后三修。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)
八卷。清武亿(1745-1799)撰。武亿字虚谷,一字小石,号授堂,自号半石山人。河南偃师人。乾隆四十五年(1780)进士,任山东博山知县。大学士和珅遣番役捕盗,横行州县,武亿执而杖之,被罢官。因贫不
二卷。清严学淦(生卒年未详)撰。严学淦,约嘉庆道光前后在世。籍里仕履见《海云堂诗钞》条。严学淦以贵公子,从其父士熔于四川。集中纪事之作,足证当时轶闻。其四川松藩镇总兵马良柱传、札克塔尔神道碑,及其父筠
一卷。清刘恭冕(详见《何休注训论语述》)撰。恭冕完成其父刘宝楠的《论语正义》(见《论语正义》)是书为《正义》刊后行的续作,为补《正义》之缺。其勼集先儒古谊,参考诸家之说,条举件系,写出留在家中,未及润
一卷。明陈沂(1469-1538)撰。陈沂字宗鲁,号石亭,上元(今江苏南京)人,文学家。正德进士,由庶吉士历编修、侍讲。出为江西参政,移山东参政,与顾璘、王韦号称“金陵三俊”。初好苏诗,自号小坡。工画
四卷。清朝张尔岐撰。张尔岐(1612-1677)字稷若,山东济阳人。明诸生。严格恪守朱子之学,因此作此书以发明《本义》之旨。其中第四卷分为两部分,所以也作五卷。李焕章作《尔岐传》说是八卷;不对。《四库
二卷。宋周文玘(约1126年前后在世)撰。周文玘,《文献通考》作周文规,字号、生平、生卒年均不详。曾官秘书省校书郎。著有《开颜集》二卷传于世。《开颜集》一书,集古来诙谐事,凡三十五事,各注出典,汇为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