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龙图公案

龙图公案

十卷。不题撰人,成书于明代。公案小说,讲述北宋清官包拯的断案故事。包拯曾任龙图阁直学士,人称包龙图,故此书题《龙图公案》,又俗称《包公案》。考书中故事,除卷五《割牛舌》一则见于《宋史》、可证为包拯断案实事外,其余皆非包拯实事,概杂采各书及民间流传的疑难案件审判故事,统归包公名下,敷演成书。如卷六《玉面猫》记五鼠闹东京故事,为民间传说;或采自笔记史书,如卷二《石狮子》见《太平广记》卷四百六十八《长水县》,卷三《卖真靴》事见《明史》卷一百六十一《周新传》,卷七《斗粟三升米》见《搜神秘览》(《说郛》本)。书中有关包公秉公查案、为民除害的故事,反映了人民企盼司法清明的愿望,然而书中也杂有封建迷信消极思想因素。有的故事写得比较曲折生动。但从全书看,题材冗杂,语言呆滞,如鲁迅所说“文意甚拙,盖仅识文字者所为”(《中国小说史略》),可能出自说书人之手。对后代的戏曲和公案侠义小说有不小影响,清代的《三侠五义》即以其为蓝本。该书的明刻本今已难见,胡士莹《话本小说概论》说屯溪旧书店书目有明刻本一种,残存一至六卷,当为最早刊本。清代流传的通行本有繁简两个系统,繁本一百则,简本六十二则。繁本有清初刻本、四美堂刊本、乾隆刊本、嘉庆刊本等多种;简本有乾隆书业堂刊本、道光藜照楼刊本等。简本系就繁本删节,所删都为每卷的后几则,文字无大异处。1985年,北京宝文堂书店《传统戏曲、曲艺研究资料丛书》出版冯不异校点本,题名《包公案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笃志斋周易解

    三卷。清张应誉撰。张应誉字伊知。南皮人。此书卷一释上经,卷二释下经,卷三释系辞及说卦。书中不全录经文,只取一二句或三四句,下注卦名,后对所取经文进行诠释。无可释者则一句不取,故书中上经没有对师、比、履

  • 春秋穀梁经传解释残本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。该残卷系敦煌卷子本,起于僖公八年“禘于太庙用致用夫人”注义,至僖公十五年传末注文,共一百六十八行,末题“《春秋穀梁经传解释僖公上第五”,不见著名姓名。考范宁《春秋穀梁传集解序》说:“释

  • 楚辞音

    一卷。隋释道骞(生卒年不详)撰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叙曰:“隋时有释道骞,喜读《楚辞》,能为楚声。音辞清切,至今传《楚辞》者,皆祖骞公之音。”周祖谟《骞公楚辞音之协韵说与楚音》一文,考证道骞乃智骞。其根据

  • 今古奇闻

    二十二卷。题“东壁山房主人编次,退思轩主人校订”。东壁山房主人为光绪间上海的刻书家王冶梅(名寅)。该书为小说选集,收小说二十二篇,每卷一篇。前载王冶梅序说:昔年游日本时搜古书得此本,带回翻刻。但见书中

  • 长春真人西游记

    二卷。元李志常撰。李志常(1193-1256),字浩然,号真常子。观城(今山东范县西北观城)人。为金元之际全真道领袖长春真人丘处机的弟子。成吉思汗西征时,曾遣使者往山东请丘处机赴西域相见。1220年正

  • 三畏斋集

    四卷。明朱吉(1342-1422)撰。朱吉,字季宁,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明洪武中,以荐得授户科给事中,曾上书洪武帝请宽胡蓝党禁,后以书法超众而授中书舍人,不久又改授侍书,出为湖广佥事,在当时颇有名气

  • 龙筋凤髓判

    四卷。唐张鷟(约660-741)撰。张鷟字文成,自号浮休子,深州陆泽(今河北深县)人。唐高宗调露年间考中进士。授歧王府参军,累官至学士,四门员外郎,终于龚州长史。其事迹载于两《唐书》其孙张荐传中。据说

  • 湖北先正遗书

    七十二种,七百二十卷。民国卢靖(1856-1948)编。卢靖字勉之,号木斋,湖北沔阳人。光绪年间举人,官至直隶提学使。辛亥革命后在天津经营实业,并大量捐赠以振兴教育。著作有《割圆术辑要》、《万象一源演

  • 松峰说疫 温疫论类编

    《松峰说疫》六卷,《温疫论类编》五卷。清刘奎(生卒年不详)撰。刘奎字文甫,号松峰。诸城(今属山东)人。刘氏家门鼎盛,然刘奎淡于功名,家居不出,以医术济人,颇有医名。其父字引风,素精医。刘奎承家学,潜心

  • 新修潼川府志

    三十卷,清阿麟修,王龙勋等纂。阿麟,曾任潼川府知府。王龙勋,举人。《潼川府志》光绪二十三年(1897)刻本,此志六十万言,所载故实,增于旧志者十之七八。征引书目,多达二百九十余种。分门别类,大都考证诸